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3(g)+NO(g)+NO2(g)
150℃
催化剂
2N2(g)+3H2O(g)△H<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改变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N2的浓度一定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减小,平衡向左移动,各组分的浓度均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A、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体积使反应体系的压强减小时,平衡正向移动,但氮气的浓度比原平衡小;
B、可逆反应中,加入一种反应物,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该反应物转化率减小,其余反应物转化率增大;
C、使容器体积减小增大压强时,各物质的浓度均增大;
D、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的移动.
解答: 解:A、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体积使反应体系的压强减小时,平衡正向移动,据勒夏特列原理,但氮气的浓度比原平衡小,故A错误;
B、增大一个反应物浓度,其它反应物转化率增大,所以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故B错误;
C、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减小,各物质的浓度都会增大,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加压时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的浓度减小但比原判断大,故C正确;
D、使用催化剂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平衡状态的判断等,做题时注意平衡常数的变化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无色溶液含有Na+、Fe3+、Cl-、SO42-中的2种离子,分别取该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
(1)向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2)向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没有任何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
A、Fe3+和Cl-
B、Na+和SO42-
C、Fe3+和SO42-
D、Na+和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MnO4-、Na+、Cl-
B、K+、Na+、NO3-、CO32-
C、Na+、H+、NO3-、SO42-
D、Fe3+、Na+、Cl-、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80g密度为d g?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g Fe3+,则此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  )
A、
15
16
d
B、
5
16
d
C、
3
8
d
D、
5
8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铝与氢氧化钠溶液:2Al+2OH-+2H2O═2AlO2-+3H2
B、向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SiO32-+2H+═H2SiO3(胶体)
C、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2NO2+H2O═2H++NO3-+NO↑
D、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
 电解 
.
 
2OH-+H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O2、K、SO2
B、Cl2、Al、S
C、NO2、Na、Br2
D、HNO3、HCl、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B、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
C、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蔗糖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D、Fe(OH)3胶体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分子式是(  )
1 2 3 4 5 6 7 8
CH4 C2H4 C3H8 C4H8 C6H12 C7H16 C8H16
A、C4H12
B、C5H12
C、C5H8
D、C6H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
1
2
O2(g)═ZnO(s)△H1=-351.1kJ?mol-1
Hg(l)+
1
2
O2(g)═HgO(s)△H2=-90.7kJ?mol-1
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H3.其中△H3的值是(  )
A、-441.8 kJ?mol-1
B、-254.6 kJ?mol-1
C、-438.9 kJ?mol-1
D、-260.4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