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Y的氧化物是共价化合物

    C.其离子半径大小: Z>Y>X             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的水是由10个以上的水分子聚结组成一个水分子团,叫大分子团水,科学家能把大分子团水变成5-8个水分子组成的小分子团水,一次饮用125 mL可维持人体6小时正常需水量,这个转变过程改变了水分子间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C.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深处发现了天然的氮化硼(BN,具有高熔点、高密度、高硬度等特性),它可能是原子晶体

D.用“撕裂”方法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石墨烯),用这种方法从C60、金刚石等碳原子中获得“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也将成为研究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2013年1月1日起,我省正式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包括PM2.5、PM10、O3、CO2、SO2和NO2等6项指标

B.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C.石油裂解、海水制镁、纯碱晶体风化、纤维素制火棉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D.亚硝酸盐属于食物防腐剂,可以适量地添加于食物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表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硝基苯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是医药和染料的中间体,还可做有机溶剂。制备硝基苯的组装如下图反应装置,过程如下:

步骤:取100 mL烧杯,用20 mL浓硫酸与浓硝酸18 mL配制混和酸,加入恒压漏斗中。把18 mL苯加入三颈烧瓶中。

②向室温下的苯中逐滴加入混酸,边滴边搅拌,混和均匀。

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将反应后的液体依次用蒸馏水和10%Na2CO3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得到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置混酸应先在烧杯中先加入                  。

(2)恒压滴液漏斗的优点是                                                  。

(3)实验装置中长玻璃管可用          代替(填仪器名称)。

(4)反应结束后产品在液体的        层(填“上”或者“下”),分离混酸和产品的操作方法为            。

(5)为了得到更纯净的硝基苯,还须先向液体中加入        除去水,然后蒸馏。

(6)写出制备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

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Ⅰ2

C

左边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右边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氧化性:Cl2>Br2>S

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非金属性:S>C>S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

CO(g)+H2O(g)  CO2(g)+H2(g)          H=-41 kJ/mol

某小组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 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

CO

H2O

CO2

H2

1

4

0

0

t1

放出热量:32.8 kJ

2

8

0

0

t2

放出热量:Q

(1)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3)计算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 > 65.6 kJ

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容器①中,化学反应速率为:

(5)已知:2H2 (g) + O2 (g) = 2H2O (g)   ΔH=-484 kJ/mol,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6)容器①中反应进行到t min时,测得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为0.6 mol。若用200 mL 5 mol/L的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7)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图中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

①写出阳极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②在制备金属钛前后,CaO的总量不变,其原因是(请结合反应式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图中所示实验装置证明氧化铜能加快约7%的双氧水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即比较反应速率)。用图示装置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

(1)从实验原理来看,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可以指 、也可以指                             
(2)实验时气体收集在B中,B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若要检验产生的气体是O2,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B下端乳胶管,打开单孔橡皮塞,                   

(3)为探究CuO在实验②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除与①比较外,还需补做下列实验不必写具体步骤):a.证明CuO的化学性质没有变化,b.                   
(4)为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加入双氧水前后没有发生改变,你设计验证的实验是                   
(5)实验开始时,当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后,由于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不能顺利流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采取的措施是                              ;
在测量生成的气体体积时,除了要注意视线与凹液面相平以外,还应注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淀粉遇I  变蓝色

B  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  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只存在碳碳单键

D  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