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分析 A.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表示反应热是在通常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
C.反应前后能量守恒,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不同,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D.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不同.

解答 解:A.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通常状况下测得的数据,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不能改变反应热,故B正确;
C.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
D.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不同,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催化剂对焓变的影响、能量守恒定律,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制备干燥的氨气所需的药品是(  )
A.NH4Cl溶液,NaOH溶液B.浓NaOH溶液,NH4Cl晶体,浓H2SO4
C.浓氨水,浓硫酸D.NH4Cl固体,消石灰,碱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将0.700g亚硫酸钠样品溶解在含0.00600mol硫酸标准溶液中,煮沸,冷却,加入指示剂,用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加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20.00mL.该样品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亚硝酸钠易溶于水,有碱味,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NaNO2大量用于染料工业和有机合成工业中,也可用作水泥施工的抗冻剂.然而由于NaNO2有毒性,将含该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处理方法之一如下:
2NaNO2+2KI+→2NO+1I2+1K2SO4+1Na2SO4+2H2O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2)在上述反应中,若要生成50.8g I2,则电子转移了0.4NA个.
(3)现有25.00mL的KI溶液,用酸化的10.00mL 0.000mol/L的KIO3溶液处理(5I-+IO3-+6H+=3I2+3H2O).将生成的I2全部除去后,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使之与剩余的KIO3反应,然后将溶液调节至中性,析出的单质碘用0.10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2S2O32-+I2=S4O6-+2I-),用去该溶液的体积为21.00mL.求剩余的KIO3为3.5×10-4 mol,原KI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3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肼(N2H4)可以用作制药原料,也可用作火箭和喷气发动机的燃料.

(1)在纳米钴的催化作用下,肼可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图1所示,则N2H4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2H4$\frac{\underline{催化剂}}{△}$N2+4NH3;为抑制肼的分解,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降低反应温度(任写一种).
(2)已知:
反应Ⅰ:N2H4(g)?N2(g)+2H2(g)△H1
反应Ⅱ:N2(g)+3H2(g)?2NH3(g)△H2
①△H1>(填“>”“<”或“=”)△H2
②反应:3N2H4(g) 2NH3(g)+2N2(g)+3H2(g)的△H=3△H1 +2△H2(用含△H1、△H2的代数式表示).
③在30℃、Ni/Pt催化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 N2H4,发生反应I.反应在4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frac{n({N}_{2})+n({H}_{2})}{n({N}_{2}{H}_{4})}$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0~4min内氢气的平均速率v(H2)=0.025mol/L•min,反应的平衡常数K=0.01.
(3)N2H4可用于制备燃料电池,其结构如图3所示.
①通入空气的电极为正极(填“正极”或“负极”),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N2H4-4e-+4OH-=N2+4H2O
②用此电池进行电镀铜,开始时电镀槽中两极质量相等,当两极质量相差1.28g时,消耗N2H4的质量为0.1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As、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s>C1>PB.热稳定性:HC1>AsH3>HBr
C.还原性:As3->S2->C1-D.酸性:H3AsO4>H2SO4>H3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Mn2++2ClO3-+4H2O═5MnO2↓+1Cl2↑+8 H+
(2)写出CH3CH2CH2Cl与NaOH醇溶液共热的 反应方程式为CH3CH2CH2Cl+NaOH$→_{△}^{H_{2}O}$CH3CH2CH2OH+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钛号称“崛起的第三金属”,因具有密度小、强度大、无磁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医学等领域.已知钛有48Ti、49Ti、50Ti等同位素,下列关于金属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钛原子中,中子数不可能为22
B.钛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ⅡB族
C.钛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为3d24s2
D.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是过渡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5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多3;元素C是海水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D的单质可在B的单质中燃烧生成一种离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元素E与C形成的化合物EC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期表中,元素B位于第二周期ⅤA族;BD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3N2
(2)C、D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O2->Mg2+
(3)B、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沉淀和一种气体,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3N2+6H2O=3Mg(OH)2+2NH3↑.
(4)A、B所形成的化合物可与B、C形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无毒、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6NO2$\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下\;}}{\;}$7N2+12H2O.
(5)写出E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H2O=H++Cl-+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