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①根据图知,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Cu失电子生成铜离子,发生吸氧腐蚀,则Cu作负极;
②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负极上生成铜离子、正极上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该离子反应为氯离子、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Cu2(OH)3Cl沉淀;
③n[Cu2(OH)3Cl]=$\frac{4.29g}{214.5g/mol}$=0.02mol,根据转移电子计算氧气物质的量,再根据V=nVm计算体积.
解答 解:①根据图知,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Cu失电子生成铜离子,发生吸氧腐蚀,则Cu作负极,即c是负极,
故答案为:c;
②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负极上生成铜离子、正极上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该离子反应为氯离子、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Cu2(OH)3Cl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Cu2++3OH-+Cl-=Cu2(OH)3Cl↓,
故答案为:2Cu2++3OH-+Cl-=Cu2(OH)3Cl↓;
③n[Cu2(OH)3Cl]=$\frac{4.29g}{214.5g/mol}$=0.02mol,根据转移电子得n(O2)=$\frac{0.02mol×2×2}{4}$=0.02mol,V(O2)=0.02mol×22.4L/mol=0.448L,
故答案为:0.448.
点评 本题考查的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HW | |
B. | PH相同HW和HZ溶液,稀释100倍,前者c(H+)<后者C(H+) | |
C. | R和X形成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两者能形成离子键 | |
D. |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W<rR<r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000{ρ_1}{ρ_2}ω}}{{{ρ_1}+4}}$mol/L | B. | $\frac{{1000{ρ_1}{ρ_2}ω}}{{36.5({ρ_1}+4)}}$mol/L | ||
C. | $\frac{{1000{ρ_1}}}{182.5}$mol/L | D. | $\frac{{1000{ρ_1}{ρ_2}ω}}{182.5}$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mol水的摩尔质量 | |
B. | 200mL1mol/L氯化钙溶液中c(Cl-)和100mL2mol/L氯化钾溶液中c(Cl-) | |
C. | 64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22.4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 | |
D. | 2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1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⑦ | B. | ①⑧ | C. | ②⑧ | D. | ⑤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