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在人体内均可水解生成葡萄糖
B.溴乙烷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C.乙烯、苯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D.饱和Na2SO4溶液和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

分析 A.纤维素在人体内不水解;
B.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应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
C.苯不含碳碳双键;
D.饱和硫酸钠可使蛋白质发生盐析,浓硝酸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解答 解:A.人体不含纤维素酶,则纤维素在人体内不水解,故A错误;
B.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应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故B错误;
C.苯结构较为特殊,碳碳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不含碳碳双键,故C错误;
D.饱和硫酸钠可使蛋白质发生盐析,浓硝酸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二者原理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差异,把握官能团的性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M是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主要制造可降解纤维、塑料和医用材料,其水解最终产物为N.燃烧9.0g的N只产生CO2和H2O,且质量分别为13.2g和5.4g,实验测得N在标准状况下的蒸气密度为4.02g/L;N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的峰面积之比为1:1:1:3.
(1)通过计算确定N的分子式
(2)写出由N在催化剂条件下缩聚反应合成M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图是铜锌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H+向锌极移动
B.铜片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有气泡产生
C.锌片上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
D.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将足量SO2气体通入下列各组溶液后,所含离子都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
A.SO32-、K+、NH4+B.K+、I-、Cl-C.Na+、NH4+、S2-D.Na+、ClO-、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现有下列5种有机物:
①CH2=CH2    ②CH3C≡CH  ③CH3CH2CH2OH    ④CH3OCH2CH3  ⑤
请回答:
(1)属于烃类的是①②⑤(填序号,下同),与①互为同系物的是⑤,与③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④.
(2)用系统命名法给⑤命名,其名称为2-甲基-2-丁烯.
(3)写出①加聚反应的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催化加氢可生成 3-甲基己烷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与各种矿石和海水中,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各不相同.下列关于金属冶炼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选择的原则主要是依据金属离子得电子的能力
B.金属的冶炼都是置换反应
C.应该大力开发金属矿物资源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
D.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海水$\stackrel{石灰乳}{→}$Mg(OH)2$\stackrel{灼烧}{→}$MgO$\stackrel{电解}{→}$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298K、101kPa时,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Q 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5mol•L-1的KOH溶液100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4H10(g)+$\frac{13}{2}$O2(g)═4CO2(g)+5H2O(l)△H=-16Q kJ•mol-1
B.C4H10(g)+$\frac{13}{2}$O2(g)═4CO2(g)+5H2O(l)△H=-8Q kJ•mol-1
C.C4H10(g)+$\frac{13}{2}$O2(g)═4CO2(g)+5H2O(l)△H=-Q kJ•mol-1
D.C4H10(g)+$\frac{13}{2}$O2(g)═4CO2(g)+5H2O(g)△H=-Q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含n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Cl2,有x mol Cl2发生反应.(已知:还原性:Fe2+>Br-
(1)当x≤$\frac{n}{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2)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时,x与n的关系为x≥$\frac{3}{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