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常温下,稀释0.1mol•L-1Na2CO3溶液,图中的纵坐标可以表示(  )
A.溶液中HCO3-的数目B.溶液的pH
C.CO32- 水解的平衡常数D.溶液中的c(CO32-

分析 A、加水稀释,碳酸根离子水解平衡正移;
B、加水稀释,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
C、水解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D、稀释过程中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向右移动,所以HCO3-数目增大,CO32-数目减少.

解答 解:A、加水稀释,碳酸根离子水解平衡正移,溶液中HCO3-的数目,故A正确;
B、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所以稀释过程中溶液pH应逐渐减小,故B错误;
C、水解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加水稀释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
D、稀释过程中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向右移动,所以HCO3-数目增大,CO32-数目减少,所以c(CO32-)减小,故D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水解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本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中c(Na+)与c(CO32-)之比大于2:1
B.蒸发氯化铝溶液要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方可得到氯化铝晶体
C.1 L 0.3 mol/L醋酸溶液中H+个数与3 L 0.1 mol/L醋酸溶液中H+个数之比为1:1
D.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CH3COONa、NaHCO3、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半径按B、C、D、A顺序依次减小,且质子数之间的关系如下:d=2a,a+d=b+c,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A族,制备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的NaCl(填化学式);
(2)B、C、D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2SO4,A和D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H2O(填化学式);
(3)写出C单质与Cu0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CuO$\frac{\underline{\;高温\;}}{\;}$3Cu+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苯胺为无色液体,还原性强,易被氧化;有碱性,与酸反应生成盐.常用硝基苯与H2制备:
NO2+3H2$\stackrel{140℃}{→}$NH2+2H2O.其部分装置及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C处冷凝装置的冷水.
②先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沸石及硝基苯,再取下恒压分液漏斗,换上温度计.
③打开装置A、B间活塞,通入H2一段时间.
④点燃B处的酒精灯,加热,使温度维持在140℃进行反应.
⑤反应结束后,关闭装置A、B间活塞,加入生石灰.
⑥调整好温度计的位置,继续加热,收集182~186℃馏分,得到较纯苯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⑥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三颈烧瓶出气口(等高线)附近.
(2)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C.
A.冷凝管的冷水应该从b进从a出
B.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液中,便于控制反应液的温度
C.装置A中应使用锌粉,有利于加快生成H2的速率
D.加入沸石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3)若实验中步骤③和④的顺序颠倒,则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加热时氢气遇氧气发生爆炸;生成的苯胺被氧气氧化.
(4)蒸馏前,步骤⑤中加入生石灰的作用是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
(5)有学生质疑反应完成后,直接蒸馏得到苯胺的纯度不高,提出以下流程:
反应后混合液$→_{萃取分液Ⅰ}^{盐酸}$水溶液A$→_{萃取分液Ⅱ}^{NaOH溶液+乙醚}$有机液A$→_{减压蒸馏}^{低温}$较纯苯胺
苯胺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盐酸苯胺被水萃取,在碱性溶液中又被有机溶剂反萃取,这种萃取反萃取法简称反萃.实验中反萃的作用是除去苯胺中较多的杂质,有利于蒸馏;在分液漏斗中进行萃取分液时,应注意不时放气,其目的是减低漏斗内的压力,使漏斗内外压强一致.
(6)苯胺还原性强,易被氧化,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2+4MnO2+5H2SO4→2+4MnSO4+1(NH42SO4+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甲同学取ag铜片和12mL 18mol•L-1浓硫酸放入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一定量的H2SO4和Cu剩余.

(1)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2H2O+SO2↑.装置E中试管D内盛有品红溶液,当C中气体集满后,D中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
为避免实验装置D有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可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塞在试管口,其反应原理是SO2+2OH-=SO3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D(填序号).
a.饱和Na2SO3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d.饱和NaHSO3溶液
当D处有明显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
(3)反应完毕后,烧瓶中还有一定量的余酸,却不能使Cu完全溶解的原因是浓度减小,变为稀硫酸后,不能继续和铜发生反应;使用足量的下列药品不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的确有余酸的是b(填序号).
a.铁粉   b.BaCl2溶液     c.CuO     d.Na2CO3溶液
实验中某学生向A中反应后溶液中通入一种常见气体单质,使铜片全部溶解且仅生成硫酸铜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2+2H2SO4═2Cu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铁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D为气球; 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先将B装置放入A中,使碳酸钙与稀硝酸相接触产生气体,直到C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为止,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是产生二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2)然后将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用F向E中鼓入空气,可观察到 红棕色气体 出现,产生上述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NO2;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未能排尽烧瓶中的空气,少量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少量的红棕色的NO2;鼓入空气后,NO与氧气反应,生成大量的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请用最熟悉的反应进行解释);
(3)溶液D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图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frac{\underline{\;\;△\;\;}}{\;}$CuSO4+2H2O+2SO2↑.
(2)装置B 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B中广口瓶内应盛放的液体是④(填序号)
①水   ②酸性KMnO4  ③Na2CO3溶液      ④饱和的NaHSO3溶液
(3)装置C和D 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但原因却不同.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解释C中溶液褪色的原因
(4)装置D中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等碱性溶液.
(5)实验完毕,待A中烧瓶内液体冷却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稀释,溶液为蓝色.为了证明蓝色只与Cu2+有关,而与其它离子无关,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对实验目的没有意义的是②③(填序号)
①观察稀H2SO4 溶液呈无色  ②观察CuSO4 粉末呈白色  ③稀释CuSO4溶液,溶液蓝色变浅  ④往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过滤,滤液呈无色⑤往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滤液仍显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液与烧碱反应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应用如图所示电解实验可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两电极的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1)a电极材料应为Fe,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2)电解液c可以是(填编号)BC
A.纯水   B.NaCl溶液   C.NaOH溶液  D.CuCl2溶液
(3)d为苯,其作用为隔绝空气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在加入苯之前对c应作怎样的简单处理?加热煮沸.
(4)为了在较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可采取的措施(填编号)BC
A.改用稀硫酸作电解液                        B.适当增大电源的电压
C.适当减少两电极间距离                      D.适当降低电解液的温度
(5)若c为Na2SO4溶液,当电解一段时间看到白色Fe(OH)2沉淀后,再反接电源电解,除了电极上看到气泡外,混合物中另一明显现象为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氯原子、羟基、羧基等官能团
B.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10molNaOH反应
C.该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有机物只有两种
D.该有机物可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取代去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