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已知在298K和101kPa条件下,有如下反应:
反应Ⅰ:C(s)+O2(g)=CO2(g)△H1=-393.5kJ•mol-1
反应Ⅱ:2C(s)+O2(g)=2CO(g)△H2=-221kJ•mol-1
反应Ⅲ:N2(g)+O2(g)=2NO(g)△H3=+180.5kJ•mol-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净化原理为反应Ⅳ:2NO(g)+2CO(g)?N2(g)+2CO2(g)△H=-746.5 kJ•mol-1,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低温.(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2)如果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 2 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Ⅳ,0~4min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mol)
时间
NOCON2CO2
起始0.401.0
2min 末2.00.801.6
4min 末1.6
①求 0~2min 内用 CO 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0.10mol•Lˉ1•minˉ1
②试计算该温度下反应Ⅳ的化学平衡常数 K=1.6.
(3)若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Ⅳ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积为3L,c(N2)随时间 t 的变化曲线 x 如图所示.
①若在 t2min时改变一个条件,c(N2)随反应时间 t 的变化如曲线 y 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快速将容器体积由3L压缩到2L.
②若在t2min时升高温度,t3min时重新达到平衡,请在图中画出在 t2~t4内 c(N2)的变化曲线.

分析 (1)反应Ⅰ:C(s)+O2(g)=CO2(g)△H1=-393.5kJ•mol-1
反应Ⅱ:2C(s)+O2(g)=2CO(g)△H2=-221kJ•mol-1
反应Ⅲ:N2(g)+O2(g)=2NO(g)△H3=+180.5kJ•mol-1
盖斯定律计算反应Ⅰ×2-反应Ⅱ-反应Ⅲ得到2NO(g)+2CO(g)?N2(g)+2CO2(g)△H=-746.5 kJ•mol-1
故答案为:-746.5 kJ•mol-1
(2)①0~2min 内N2物质的量变化=1.0mol-0.80mol=0.20mol,根据v=$\frac{△c}{△t}$计算出v(N2),然后根据 v(CO)=2v(N2)计算出用CO表示的反应速率;
0~2min 内用 CO物质的量变化=1.0mol-0.80mol=0.20mol,反应速率v=$\frac{△c}{△t}$;
②利用三段式列式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3)①t2min时改变一个条件后,c(N2)瞬间从3.5mol/L变为4.5mol/L,说明改变条件是将容器容积从3L迅速变为2L;
②升高温度后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氮气的浓度减小,之至t3min时重新达到平衡,据此画出图象.

解答 解:(1)反应Ⅰ:C(s)+O2(g)=CO2(g)△H1=-393.5kJ•mol-1
反应Ⅱ:2C(s)+O2(g)=2CO(g)△H2=-221kJ•mol-1
反应Ⅲ:N2(g)+O2(g)=2NO(g)△H3=+180.5kJ•mol-1
盖斯定律计算反应Ⅰ×2-反应Ⅱ-反应Ⅲ得到
故答案为:-746.5 kJ•mol-1;低温;
(2)①0~2min 内N2物质的量变化为:1.0mol-0.80mol=0.20mol,用 CO 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2v(N2)=$\frac{\frac{0.20mol}{2L}}{2min}$×2=0.10mol/(L•min),
故答案为:0.10mol•Lˉ1•minˉ1
②根据标准数据可知,2min 末达到平衡状态
                        2NO(g)+2CO(g)?N2(g)+2CO2(g)
起始量(mol/L)0.2            0.8            0.5           1.0
变化量(mol/L)0.2            0.2            0.1           0.2
平衡量(mol/L)0.4            1.0            0.4           0.8
该温度下反应Ⅳ的化学平衡常数K=$\frac{0.{8}^{2}×0.4}{1.{0}^{2}×0.{4}^{2}}$=1.6,
故答案为:1.6;
(3)①根据图象可知,t2min时条件后,c(N2)瞬间从3.5mol/L变为4.5mol/L,说明改变条件压缩容器容积,即将容器容积从3L迅速变为2L,
故答案为:快速将容器体积由3L压缩到2L;
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后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则 c(N2)开始减小,之至t3min时重新达到平衡,c(N2)不再变化,据此画出t2~t4内 c(N2)的变化曲线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反应热与焓变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化学平衡及其影响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三段式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的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说明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物
D.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制氯乙烷:CH2=CH2+HCl$→_{△}^{催化剂}$CH3CH2Cl
B.制甲基丙烯酸甲酯:CH3C≡CH+CO+CH3OH  $\stackrel{Pd}{→}$ CH2=C(CH3)COOCH3
C.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
D.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磷石膏是湿法生产磷酸排出的工业废渣,主要成分是CaSO4•2H2O.
(1)CaSO4•2H2O脱水反应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aSO4•2H2O(s)═CaSO4•$\frac{1}{2}$H2O(s)+$\frac{3}{2}$H2O(g)△H1=83.2kJ•mol-1
CaSO4•2H2O(s)═CaSO4(s)+2H2O(l)△H2=26kJ•mol-1
H2O(g)=H2O(l)△H3=-44kJ•mol-1
则反应CaSO4•$\frac{1}{2}$H2O(s)═CaSO4(s)+$\frac{1}{2}$H2O(g)的△H4=30.8kJ•mol-1
(2)用合适的还原剂可以将CaSO4还原,所得SO2可用于工业生产硫酸.

①以CO作还原剂,改变反应温度可得到不同的产物.不同温度下反应后所得固体成分的物质的量如图1所示.在低于800℃时主要还原产物为CaS;高于800℃时主要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S+3CaSO4$\frac{\underline{\;高温\;}}{\;}$4CaO+4SO2↑.
②以高硫煤为还原剂焙烧2.5 小时,不同条件对硫酸钙转化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CaCl2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当温度高于1200℃时,无论有无CaCl2,CaSO4的转化率趋于相同,其原因是两种情况下反应均达到平衡,催化剂CaCl2不改变平衡的移动.
③以C作还原剂,向密闭容器中加入相同质量的几组不同$\frac{C}{S}$值(炭粉与CaSO4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混合物在1100℃加热,结果如图3所示.当$\frac{C}{S}$值为0.5时,反应产物为CaO、SO2和CO2;当$\frac{C}{S}$值大于0.7时,反应所得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不升反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高温下,过量的C与CO2反应生成CO,使气体总体积增大(或部分转化为其他含硫物质).
(3)已知Ksp(CaSO4)=7.10×10-5,Ksp(CaCO3)=6.2125×10-7,利用反应CaSO4(s)+(NH42CO3(aq)?CaCO3(s)+(NH42SO4(aq)可以将磷石膏转化为硫酸铵.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溶液中c(SO42-)=2.0mol•L-1,此时溶液中c(CO32-)=1.75×10-2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NH4+的电子式是
(2)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有NH4+的方法是取少量试样加入到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放出气体,试纸由红变蓝证明固体含铵根离子
(3)标准状况下,将体积比为5:1的NO2、O2混合气体充满烧瓶,对此烧瓶用水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内所得溶液浓度为0.0368mol/L.(保留小数点后4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镍黑合金提取高纯氢的方法属于(  )
A.重结晶纯化法B.萃取纯化法C.吸附纯化法D.蒸馏纯化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常温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01mol•L-1的氨水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在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与所加醋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100.4=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7
B.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再减小
C.常温下醋酸的电离常数约是1.67×10-5
D.Y点溶液中c(NH3•H2O)+c(OH-)=c(CH3COO-)+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装置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用图所示装置(正放)可收集NO气体
B.
用图所示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C.
用装置制取无水MgCl2
D.
用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获取NH4Cl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1.Cu2+价电子排布图
(2)C、N、O三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
(3)CO32-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为sp2杂化;SO42-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4)1molN2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A
(5)O的氢化物的沸点高于S的氢化物,其原因是水分子之间含氢键使得水的沸点高于硫化氢的沸点.
(6)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为深蓝色溶液,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Cu2++2NH3•H2O=Cu(OH)2↓+2NH4+   (2)Cu(OH)2+4NH3=[Cu(NH34]2++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