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
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分别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D.采用“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提高空气质量

分析 A.聚酯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依据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结合萃取原理解答;
C.硅胶具有吸水性,铁粉具有还原性;
D.“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减少粉尘、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的排放.

解答 解:A.聚酯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
B.萃取是利用物质溶解性分离物质的方法,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硅胶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物受潮,铁粉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食物氧化变质,故C正确;
D.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减少粉尘、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空气质量,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为综合题,考查了材料的分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环境污染与治理,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熟悉常见环境污染与治理措施是解题关键,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实验操作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方法 原理
 A 验证淀粉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 取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水解产物为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B 除去溴苯中的溴 将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分液 溴易溶于苯
 C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煮沸 加入NaOH促进FeCl3溶液水解,从而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D 验证CH3COON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取CH3COONa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几滴酚酞试剂,再加入醋酸铵固体(水溶液呈中性),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加入醋酸铵固体,使CH3COONa溶液水解平衡逆向移动,颜色变浅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将有铜的印刷线路板浸入200mL氯化铁浓溶液中,有19.2g铜被腐蚀掉.取出印刷线路板,向溶液中加入16.8g铁粉,经充分反应,溶液中还存在9.6g不溶解的物质.(设溶液体积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9.6g不溶物的成分为Cu.
(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金属离子为Fe3+
(3)比较Fe2+、Fe3+、Cu2+的氧化性大小:Fe3+>Cu2+>Fe2+
(4)试计算最后溶液中Fe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某混合物的溶液中只含有一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Fe3+、Mg2+、Ba2+、NH4+、NO3-、SO42-,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2mol气体,无沉淀生成.
②第二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白色沉淀,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质量为11.65g.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Mg2+、Ba2+,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NO3-
(2)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是SO42-,其浓度为0.5mol/L.
(3)试判断K+是否存在?是(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溶液中存在NH4+和SO42-,可能含有NO3-,且n(NH4+)=0.02mol,n(SO42-)=0.05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含有钾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与人类杜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OP(邻苯二甲酸二辛脂)是一种由邻苯二甲酸和正辛醇经脂化反应而得的一种酯类有机化合物,常用作增塑剂、溶剂以及气相色谱固定液,对人体无害,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B.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底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的冶炼方法比较简单
C.陶瓷、砖瓦、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
D.白酒标签上注有“酒精度52%Vol”字样,它表示100g该白酒中含有52g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为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水反应的情况
方案二:学生乙用稀盐酸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乙在实验中取了一段黑色的镁带,投入稀盐酸中,现象不十分明显,请分析原因未除去镁表面的氧化膜.
(2)学生丙另辟蹊径,不用镁、铝的单质,而用镁、铝的可溶盐及一些其它化学试剂,进行实验也得出正确的结论,简述学生丙用的是什么方法?取镁、铝的可溶盐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均产生氢氧化物沉淀,过量碱液可使生成的Al(OH)3溶解,而Mg(OH)2则不溶.
(Ⅱ)学生丁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他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1)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B:CaCO3
(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SiO32-+H2O=H2SiO3↓+CO32-或:2CO2+SiO32-+2H2O=H2SiO3↓+2HCO3-
(3)该实验有何不足之处?未除去CO2气体中的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下列原子:${\;}_{6}^{12}$C、${\;}_{7}^{14}$N、${\;}_{11}^{23}$Na、${\;}_{1}^{3}$H、${\;}_{92}^{235}$U、${\;}_{19}^{40}$K、${\;}_{1}^{1}$H、${\;}_{92}^{238}$U中共有6种元素,8种核素,${\;}_{92}^{235}$U、${\;}_{92}^{238}$U,${\;}_{1}^{3}$H、${\;}_{1}^{1}$H互为同位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⑥酸式或碱式这6项中的(  )
A.①④⑥B.③⑤⑥C.①②④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研究如何利用CO、SO2等有重要意义.
(1)用CO可以合成甲醇.
己知:CH3OH(g)+$\frac{3}{2}$O2(g)═CO2(g)+2H2O(l)△H=-764.5kJ•mol-1
CO(g)+$\frac{1}{2}$O2(g)═CO2(g)△H=-283.0kJ•mol-1H2(g)+$\frac{1}{2}$O2(g)═H2O(l)△H=-285.8kJ•mol-1
CO(g)+2H2(g)?CH3OH(g)△H=-90.1kJ•mol-1
(2)下列措施中能够增大上述合成甲醇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ac(填写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不断将CH3OH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3)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VL的容器中充入amolCO与2a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P1小于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1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frac{V}{a})^{2}$.
③100℃时,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P1不变的情况下,向容器中通入CO、H2、CH3OH各0.5amol,则平衡向左(填“向左”、“不”或“向右”)移动.
(4)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和H2O来制备硫酸,该电池用多孔材料作电极,它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SO2-2e-+2H2O═SO42-+4H+
(5)Na2S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会生成难溶的CaSO3(Ksp=3.1×10-7),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SO3溶液棍合,若混合前Na2SO3溶液的浓度为2×10-3mol•L-1,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6.2×10-4mol•L-1.用Na2SO3溶液充分吸收SO2得NaHSO3溶液,然后电解该溶液,电解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请写出该电解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SO3+H2O$\frac{\underline{\;电解\;}}{\;}$Na2SO3+H2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