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MgCl2和AlCl3的混和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NaOH物质的量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图中C点表示当加入
0.6
0.6
摩尔NaOH时,Al3+已经
全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
全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
,Mg2+已经
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镁
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镁

(2)图中线段OA:AB=
5:1
5:1
分析:氯化镁和氯化铝均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能和氢氧化钠继续反应,直至氢氧化铝全部被消耗,根据n(MgCl2)=n(Mg(OH)2],n(Al3+)=n(NaAlO2)=n(Al(OH)3)结合原子守恒知识来回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在滴加NaOH溶液到加入氢氧化钠为Amol时,沉淀量最大为0.2mol,说明氯化铝、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继续滴加氢氧化钠,但在加入(B-A)mol时,沉淀物质的量最小为0.1mol,是氢氧化镁沉淀,所以加入Amol氢氧化钠是沉淀中有氢氧化镁0.1mol、氢氧化铝0.1mol;此时溶液为氯化钠、偏铝酸钠溶液.
(1)根据氢氧根守恒可知,沉淀量最大时加入的氢氧化钠n(NaOH)=2n[Mg(OH)2]+3n[Al(OH)3]=2×0.1mol+3×0.1mol=0.5mol,C点氢氧化铝完全溶解,
根据铝元素、钠元素守恒可知n(NaAlO2)=n[Al(OH)3]=0.1mol,
所以溶解氢氧化铝加入的氢氧化钠为0.1mol.
所以加入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0.1mol=0.6mol;
C点氢氧化铝完全溶解,铝元素在溶液中以AlO2-存在.
故答案为:0.6;全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镁;
(2)OA表示滴加NaOH溶液是镁离子、铝离子完全沉淀是需要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沉淀量最大时加入的氢氧化钠n(NaOH)=2n[Mg(OH)2]+3n[Al(OH)3]=2×0.1mol+3×0.1mol=0.5mol;
AB表示溶解0.1mol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n(NaOH)=n[Al(OH)3]=0.1mol,
所以线段OA:AB=0.5mol:0.1mol=5:1.
故答案为:5:1.
点评:考查镁、铝化合物反应的混合计算,难度中等,关键是根据图象分析,明确每一段图象发生的化学反应、知道拐点代表的含义及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结合方程式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注意守恒思想的运用,使计算简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物质结构与性质》)
(1)金属镁有许多重要的用途,法国化学家维多克?格利雅因发明了在有机合成方面用途广泛的格利雅试剂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格利雅试剂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RMgX,它是金属镁和卤代烃反应的产物,简称格氏试剂,它在醚的稀溶液中以单体形式存在,并与二分子醚络合,在浓溶液中以二聚体存在,结构如图:
精英家教网
①上述2种结构中均存在配位键,把你认为是配位键的用“→”标出
 

②由原子间的成键特点,可以预测中心原子Mg的杂化类型可能为
 
;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③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金属键的强弱:Mg>Al      B.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Mg>Al
C.金属性:Mg>Al            D.晶格能:NaCl>MgCl2
(2)将TiCl4在氩气保护下与镁共热得到钛:TiCl4+2Mg
 1220~1420K 
.
 
 Ti+2MgCl2
①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钛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②TiCl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则TiCl4属于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晶体.
③二氧化钛作光催化剂能将居室污染物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可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达到无害化.有关甲醛、苯、二氧化碳及水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B3N3H6互为等电子体
B.甲醛、苯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苯、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水和甲醛是极性分子
D.水的沸点比甲醛高得多,是因为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精英家教网
(3)2001年报导的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纪录.如图中示意的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则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六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MgB  B.MgB2   C.Mg2B  D.Mg3B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