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反应Fe(固)+CO2(气)?FeO(固)+CO(气)的平衡常数为K1
反应Fe(固)+H2O(气)?FeO(固)+H2(气)的平衡常数为K2
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温度(绝对温度)K1K2
9731.472.38
11732.151.67
(1)推导反应CO2(气)+H2(气)?CO(气)+H2O(气)的平衡常数K与K1、K2的关系式:$\frac{{K}_{1}}{{K}_{2}}$.
(2)计算K值:温度为973开时K=0.618;1173开时:K=1.29.通过K值的计算(1)反应是吸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在一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2和H2,在1173开时发生反应并记录前5min的浓度,第6min时改变了反应的条件.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
时间/minCO2H2COH2O
00.20000.300000
20.17400.27400.02600.0260
3C1C2C3C3
4C1C2C3C3
50.07270.17270.12730.1273
60.03500.13500.1650
①前2min,用CO表示的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是:0.0013mol/(L.min).
②在3~4min之间,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填“平衡”或“非平衡”).
③第6min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升高温度或移走水蒸气.

分析 (1)Fe(固)+CO2(气)?FeO(固)+CO(气)的平衡常数K1=$\frac{c(CO)}{c(C{O}_{2})}$
Fe(固)+H2O(气)?FeO(固)+H2(气)的平衡常数K2=$\frac{c({H}_{2})}{c({H}_{2}O)}$
CO2(气)+H2(气)?CO(气)+H2O(气)的平衡常数K=$\frac{c(CO)×c({H}_{2}O)}{c(C{O}_{2})×c({H}_{2})}$=$\frac{{K}_{1}}{{K}_{2}}$;
(2)根据K=$\frac{{K}_{1}}{{K}_{2}}$计算平衡常数,温度升高,若平衡常数增大,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平衡常数减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①根据v=$\frac{△c}{△t}$计算v(CO);
②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③表中5min-6min之间,CO2浓度降低0.0377mol/L、H2的浓度减小0.0377mol/L、CO的浓度增大0.0377mol/L,平衡正向移动,可能是改变温度或移走水蒸气.

解答 解:(1)Fe(固)+CO2(气)?FeO(固)+CO(气)的平衡常数K1=$\frac{c(CO)}{c(C{O}_{2})}$
Fe(固)+H2O(气)?FeO(固)+H2(气)的平衡常数K2=$\frac{c({H}_{2})}{c({H}_{2}O)}$
CO2(气)+H2(气)?CO(气)+H2O(气)的平衡常数K=$\frac{c(CO)×c({H}_{2}O)}{c(C{O}_{2})×c({H}_{2})}$=$\frac{c(CO)}{c(C{O}_{2})}$÷$\frac{c({H}_{2})}{c({H}_{2}O)}$=$\frac{{K}_{1}}{{K}_{2}}$,
故答案为:$\frac{{K}_{1}}{{K}_{2}}$;
(2)温度为973K时平衡常数K=$\frac{{K}_{1}}{{K}_{2}}$=$\frac{1.47}{2.38}$=0.618,温度为1173K时,平衡常数K=$\frac{{K}_{1}}{{K}_{2}}$=$\frac{2.15}{1.67}$=1.29,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0.618;1.29;吸热;
(3)①前2min,用CO表示的该化学反应的速率v(CO)=$\frac{\frac{0.026mol}{10L}}{2min}$=0.0013mol/(L.min),
故答案为:0.0013mol/(L.min);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3min、4min时,反应混合物对应物质的浓度不变,处于与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平衡;
③表中5min-6min之间,CO2浓度降低0.0377mol/L、H2的浓度减小0.0377mol/L、CO的浓度增大0.0377mol/L,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可能是升高温度,由于水蒸气物质的量未知,也可能是移走水蒸气,
故答案为:正反应;升高温度或移走水蒸气.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与影响因素、平衡常数、反应速率、平衡状态特征等,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3)中③注意分析浓度变化判断改变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为0.1NA
B.一定条件下,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N原子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
D.78 g Na2O2与足量的H2O反应,电子转移个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
(1)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aH,该反应说明H2O具有一定的氧化性.
(2)若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H2 2.24L,则反应转移电子0.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有(  )
A.K+、Na+、HCO3-、OH-B.Fe3+、Cu2+、H+、NO3-
C.Na+、H+、Cl-、AlO2-D.H+、Cu2+、Cl-、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丙氨酸是其中的一种,如图为丙氨酸的分子结构:
(1)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O2N
(2)丙氨酸中含有4种元素,其中1个丙氨酸分子含有13个原子
(3)丙氨酸的化学式量为89;
(4)丙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6:7
(5)多少g二氧化碳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与89g丙氨酸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FeCl3:FeCl3=Fe3++3Cl-(NH4)2CO3:(NH42CO3=2NH4++CO32-,Ba(OH)2:Ba(OH)2=Ba2++2OH- NaHSO4:NaHSO4=Na++H++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面都是中学阶段几种常见的物质:A、Cu    B、AgNO3溶液     C、H2SO4     D、NaOH   E、过氧化钠 F、CO2      G、Al2(SO43    H、蔗糖,完成下列各题:
(1)E的化学式为Na2O2,O的化合价为-1,颜色是淡黄色.
(2)属于非电解质的有F、H(填序号).
(3)写出G的电离方程式Al2(SO43═2Al3++SO42-
(4)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B:Cu+2Ag+═Cu2++2Ag.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②C+D:H++OH-═H2O.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5)酸性氧化物是指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请写出上述物质中的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OH-═C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水和植物油的棍合物,只能用蒸馏的方法
B.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C.利用硫酸铜溶液制单质铜,需要加入氧化剂
D.在透明的溶液中,Fe3+、Cu2+、Cl-、H+不能共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Al3+、Cu2+、SO42-、Cl-
B.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
C.与铁粉反应放出大量氢气溶液中:HCO3-、K+、Mg2+、Cl--
D.常温下在pH=13的溶液中:Na+、S2-、PO43-、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