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只含有铝、铁、铜的工业废料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以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其实验方案如下:
(1)写出合金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由滤液A制AlCl3溶液的途径有①和②两种,你认为较合理的途径及理由是: 。
(3)滤液E若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阳离子除了和外,还可能存在 (用元素符号表示)。
(4)用滤渣F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③相比,途径④明显具有的两个优点是:
、 。
(5)途径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实验室从CuSO4溶液制取胆矾,操作步骤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
[来源:学_科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在有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
2NH3+3Cl2=6HCl+N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用该方法检验管道泄漏处会产生自烟
B.管道泄漏处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C.该反应生成1mol氮气时,转移3mol电子
D.可以用浸有稀碱液的布包裹在管道泄漏处,暂时防止氯气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B.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C.试管b中Na2CO3的作用是除去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溶解度
D.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
倒吸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由两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2 L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CO2 5 L、H2O 6 L(所有体积都在120℃测定),则这两种混合气体的不可能组成是 ( )
A.CH4、C4H8 B.C2H4、C4H10 C.C2H4、C3H8 D.C2H6、C4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往含0.2 mol NaOH和0.1 mol 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慢地通入CO2气体,使CO2气体充分参加反应,当通入气体为6.72 L(S.T.P)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像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变化过程中都会放出热量
B.氯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强于钠原子和氢原子
C.①和②中的氯原子均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 NaCl中含有离子键,HCl中含有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O2 2NO2,则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 B.②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综合利用CO2对环境保护及能源开发意义重大。
(1)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如果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___。
a.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
b.可在ⅠA、Ⅱ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
c.可在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中寻找
(2)Li2O吸收CO2后,产物用于合成Li4SiO4,Li4SiO4用于吸收、释放CO2。原理是:
在500℃,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Li2CO3和另一种盐;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
进行,放出CO2,Li4SiO4再生,说明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利用反应A可将释放的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产品。
反应A:
已知:
反应Ⅰ中反应物总键能 生成物总键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反应Ⅱ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合金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
B.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C.合金的物理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物理性质不同
D.合金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