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体一定是混合物
B.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
C.明矾溶于水可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常用于净化自来水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可吸入颗粒物,其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分析 A.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分子构成时由多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B.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C.明矾溶于水溶液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可以净水;
D..胶体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

解答 解:A.胶体属于分散系,而分散系是混合物,故胶体一定是混合物,故A正确;
B.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明矾溶于水,溶液中铝离子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可作净水剂,故C正确;
D.PM2.5的直径大于胶体直径,所以不属于胶体,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难度不大,明确胶体的本质特征,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方法不可用于金属防护的是(  )
A.原电池原理B.涂油漆
C.给金属镀一层保护金属D.置于潮湿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W、X、Y、Z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外的4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Y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W、X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3倍.由此可知:
(1)写出元素名称:W氢,X氧,Y钠,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ⅥA族.
(2)Y2Z的电子式为;W2X2的结构式H-O-O-H.
(3)两种均含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NaHSO3+NaHSO4=Na2SO4+S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灼烧闻气味法鉴别棉布和丝绸
B.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Na2SO4
C.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D.用加热的方法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将10g C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反应后干燥管的总质量增加了5.6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为(  )
A.12%B.32%C.44%D.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丙醇和2-丙醇
B.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因此是同系物
C.均是芳香烃,既是芳香烃又是芳香化合物
D.分子式为C3H6有机物最多存在4个C-C单键,与C5H12的碳碳单键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反应2NO(g)+2H2(g)═N2(g)+2H2O(g)中,每生成7gN2放出166kJ的热量,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v=k•cm(NO)•cn(H2)(k、m、n待测),其反应包含下下列两步:
①2NO+H2═N2+H2O2(慢)
②H2O2+H2═2H2O(快)
T℃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c(NO)/mol•L-1 c(H2)/mol•L-1 速率/mol•L-1•min-1
 0.0060 0.0010 1.8×10-4
 0.0060 0.0020 3.6×10-4
 0.0010 0.0060 3.0×10-5
 0.0020 0.0060 1.2×10-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整个反应速度由第①步反应决定
B.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是①<②
C.该反应速率表达式:v=5000c2(NO)•c(H2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2H2(g)═N2(g)+2H2O(g)△H=-664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乙醇燃烧B.石灰石受热分解
C.氧化钙溶于水D.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一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X(g)+Y(g)?2Z(g),已知将2molX和1molY充入该容器中,反应在绝热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pmol.回答下列问题:
(1)若把2molX和1molY充入该容器时,处于状态I,达到平衡时处于状态II(如图1),则该反应的△H< 0; 熵变△S<0  ( 填:“<,>,=”).该反应在低温(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该反应的v-t图象如图2中左图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象如图2中右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②③⑤
①a1>a2  ②b1<b2  ③t1>t2  ④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⑤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3)若该反应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 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 A、C两点的气体密度:A<C
C. 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    D. 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II)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g)+nB(g)?pC(g),在一定温度和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压强p/Pa 2×105 5×105 1×106
c(A)/mol•L-1 0.08 0.20 0.44
(1)当压强从2×105 Pa增加到5×105 Pa时,平衡不移动(填:向左,向右,不)
维持压强为2×105 Pa,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中共有amol气体,再向体系中加入bmol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是a+bmol.
(3)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上述三个压强下分别发生该反应.2×105 Pa时,A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图4,请在图4中补充画出压强分别为5×105 Pa 和1×106 Pa时,A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4上画出曲线并标出相应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