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完成各小题.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ⅥⅠA0
2
3
4
(1)元素①的元素符号:Na
(2)元素⑧的单质电子式
(3)元素⑤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⑩(填元编号,下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⑪.金属
性最强的单质②.
(5)①③⑤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NaOH.①③⑤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Al.
(6)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O3+2NaOH=2NaAlO2+H2O.

分析 (1)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Na、②为K、③为Mg、④为Ca、⑤为Al、⑥为C、⑦为O、⑧为Cl、⑨为Br、⑩为Ar、⑪为F;
(2)⑧的单质为Cl2,分子中氯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
(3)⑤为Al,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3;
(4)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
(5)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
(6)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该元素为Al,其最高价氧化物为Al2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

解答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Na、②为K、③为Mg、④为Ca、⑤为Al、⑥为C、⑦为O、⑧为Cl、⑨为Br、⑩为Ar、⑪为F.
(1)①为Na元素,故答案为:Na;
(2)⑧为Cl,单质为Cl2,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3)⑤为Al,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4)稀有气体Ar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故上述元素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K的金属性最强,
故答案为:⑩;⑪;②;
(5)金属性Na>Mg>Al,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NaOH的碱性最强,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Na>Mg>Al,
故答案为:NaOH;Na>Mg>Al;
(6)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该元素为Al,其最高价氧化物为Al2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
故答案为:Al2O3+6HCl=2AlC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难度不大,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某品牌糖衣片补血剂,除去糖衣后显淡蓝绿色,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不含其它铁的化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该补血剂中硫酸亚铁的含量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用10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mol•L-1 H2SO4溶液,所需浓硫酸的体积 为10.0mL.

(2)在下列配制过程示意图1中,错误的有(填序号)①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以减少误差
B.某同学将浓硫酸稀释后未冷却至室温便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C.定容时仰视观察,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Ⅱ.(1)步骤 ③中产生的红褐色物质是(填化学式)Fe(OH)3
(2)从红褐色的悬浊液到最后的称量,其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为:
a.过滤,b.洗涤,c.灼烧,d.冷却
(3)若称得固体的质量为ag,则每片补血剂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为0.19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已知樟脑(C10H16O)的结构如图,下列4式中与樟脑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二甲醚(DME)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
反应Ⅰ:CO(g)+2H2(g)?CH3OH(g)△H1
反应Ⅱ:2CH3OH(g)?CH3OCH3(g)+H2O(g)△H2
反应Ⅲ:2CO(g)+4H2(g)?CH3OCH3(g)+H2O(g)△H3
相关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及其大小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K反应I反应II已知:
K1>K2>K1′>K2
298K1K2
328K1K2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S<0(填“>”或“<”);反应Ⅱ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frac{[C{H}_{3}OC{H}_{3}][{H}_{2}O]}{[C{H}_{3}OH]}$,反应Ⅲ是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在合成过程中,因为有CO(g)+H2O(g)?CO2(g)+H2(g),反应发生,所以能提高CH3OCH3的产率,原因是此反应消耗了H2O(g)有利于反应II、III正向移动;同时此反应生成了H2,有利于反应I、III正向移动.
(3)如图1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反应I(按物质的量比:n(CO):n(H2)=1:2)中压强为0.1MPa和5.0MPa下CO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计算压强为0.1MPa、温度为200℃时,平衡混合气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是25%.

(4)反应Ⅲ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2图所示:
①试判断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生成物C浓度或升高温度.
②若t4扩大容器体积,t5达到平衡,t6时增大反应物浓度,请在图2中画出t4-t6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请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解释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的作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浓硫酸作吸水剂,吸收反应生成的水,使平衡右移,增加乙酸乙酯产率
(2)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只能插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其原因是防倒吸
(3)进行该实验时,应加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暴沸
(4)随着温度升高,乙酸乙酯产率不断降低,其原因是该反应放热,乙酸和乙醇不断挥发,反应物利用率下降,故乙酸乙酯产率降低
(5)工业上分离粗产品中的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其流程图如下:

则试剂a是:饱和碳酸钠溶液,方法Ⅰ是分液,方法Ⅱ是蒸馏,
试剂b是浓硫酸,方法Ⅲ是蒸馏
(6)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乙酸与乙醇反应得到的酯(未用饱和Na2CO3溶液承接)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先加NaOH中和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来.但他们的结果却不同:①甲得到了不溶于水的中性酯;②乙得到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③丙得到大量水溶性物质.试分析产生上述各种现象的原因:甲同学加入的碱正好将过量的酸中和,所以蒸馏后得到中性酯②乙同学加入碱量不足,所以蒸馏出来的有过量的酸,得到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③丙同学加入的碱过量使生成的酯已经水解为可溶性的醇和钠盐
(7)某同学后来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图乙中a装置的优点是使乙酸和乙醇冷却,回到容器中继续反应,提高反应物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其生产工艺如下:

(1)反应①应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因在温度较高时KOH 与Cl2 反应生成的是KClO3.写出在温度较高时KOH 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KOH+3Cl2$\frac{\underline{\;\;△\;\;}}{\;}$KClO3+5KCl+3H2O,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KClO3
(2)在溶液Ⅰ中加入KOH固体的目的是A、C(填编号).
A.与溶液Ⅰ中过量的Cl2继续反应,生成更多的KClO
B.KOH固体溶解时会放出较多的热量,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C.为下一步反应提供碱性的环境
D.使KClO3转化为 KClO
(3)从溶液Ⅱ中分离出K2FeO4后,还会有副产品KNO3、KCl,则反应③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
(4)如何判断K2FeO4晶体已经洗涤干净用试管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则已被洗净.
(5)高铁酸钾(K2FeO4)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是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FeO42-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如图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填字母).

A.不论溶液酸碱性如何变化,铁元素都有4种存在形态
B.向pH=2的这种溶液中加KOH溶液至pH=10,HFeO4-的分布分数先增大后减小
C.向pH=8的这种溶液中加K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FeO4+OH-═HFe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证明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B.
   吸收HCl尾气
C.
制备氢氧化亚铁
D.
验证溴乙烷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课外兴趣小组探究利用废铜屑制取CuSO4溶液,设计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以铜和浓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铜溶液.方案二:将废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后再投入稀硫酸.和方案一相比,方案二的优点是不产生污染空气的SO2气体,制取等量的CuSO4溶液,消耗的硫酸量少;
方案二的实验中,发现容器底部残留少量紫红色固体,再加入稀硫酸依然不溶解,该固体为Cu.

(1)方案三的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溶解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是O2.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气体速度加快,推测可能的原因反应产生的Cu2+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
(2)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取H2O2溶液,向其中滴加CuSO4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是否加快.
(3)方案四的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为了得到较纯净的硫酸铜溶液,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3:2.
(4)对方案四进行补充完善,设计一个既能防止污染,又能实现物料循环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已知NH3和Cl2相遇,发生下列反应:①8NH3+3Cl2═N2+6NH4Cl (NH3过量) ②2NH3+3Cl2═N2+6HCl (Cl2过量)今向过量的NH3 中通入少量的Cl2.若开始时Cl2、NH3混和气体中Cl2 的体积分数为x,混合气体反应前后的体积分别是aL和yL.则:
(1)x 的取值范围是0<x≤$\frac{3}{11}$; (2)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y=a-$\frac{10ax}{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