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钙难溶于水,放入水中溶液不导电,且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不存在熔融状态下的性质,故碳酸钙是非电解质
B.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是电解质
C.SO2溶于水后得到的水溶液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D.H3PO4晶体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其水溶液导电,故H3PO4是电解质

分析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等;
电解质、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必须本身能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解答 解:A.碳酸钙是难溶于水,但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离子,是电解质,故A错误;
B.氯化氢、氯化钠都是在水溶液中都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
C.二氧化硫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H3PO4晶体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其水溶液导电,符合电解质概念,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应用判断,理解概念的含义和应用条件,熟悉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已知下列离子或分子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氧化KI,它们自身发生如下变化:NO3-→NO;MnO4-→Mn2+;Cl2→2Cl-;IO3-→1/2I2.如果分别用这些物质氧化KI生成等量的I2,消耗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
A.NO3-B.MnO4-C.Cl2D.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NO分子曾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但随着其“扩张血管、增强免疫和记忆功能发现,现在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明星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含有Cu+的酶的活化中心,亚硝酸根离子(NO2-)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NO2-在酸性溶液中转化为NO的离子方程式为Cu++NO2-+2H+=Cu2++NO↑+H2O,反应中NO2-表现出氧化性.
②一定条件下NO可完全转化为N2O和另一种红棕色气体,若在恒温恒容条件发生该反应,则反应前、后容器内压强比为3:2(忽略其它反应).
③将0.05mol NO、0.03mol O2的混合气体以适当的速率缓慢通入盛有100mL的集气瓶中,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忽略体积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25℃时,某气态烃与O2混合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至25℃,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一半,再经NaOH溶液处理,容器内几乎成为真空.该烃的化学式可能为(  )
A.CH4B.C2H4C.C3H6D.C4H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多原子分子氰[(CN)2]、硫氰[(SCN)2]和(OCN)2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故称它们为类卤素,它们可以生成酸和盐(见下表,表中X代表F、Cl、Br或I).
卤素硫氰
“单质”X2(CN)2(SCN)2(OCN)2
HXHCNHOCN
KXKCNKSCN
(1)在表中①、②、③的空格处应填写的名称或化学式分别是氧氰、HSCN、KOCN.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CN)2和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N)2+2KOH═KCN+KCNO+H2O.
②已知阴离子的还原性:Cl-<Br-<CN-<SCN-<I-.试写出在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N)2+2SCN-═2CN-+(SC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这是因为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的缘故.酸雨是指pH更小的降水,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我国主要以硫酸型酸雨为主,这是由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8.短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变小.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B、D属于同一主族,C为自然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2倍,E为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A、B的元素名称为氯、硅.
(2)B、D中原子半径大的是Si(填元素符号).
(3)A、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
(4)A、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弱的是H2CO3,氢化物稳定性强的是HCl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
(5)用电子式表示A与E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实验设计要求的是(  )
A.
测定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
B.
模拟海水中铁打的防护
C.
证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
D.
制备乙酸甲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凡含离子键的物质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