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时,溶液颜色无变化;再滴加氯水,溶液会变蓝的是(  )
A.NaClB.NaBrC.KID.I2

分析 淀粉遇碘变蓝色,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应加入碘或能生成碘单质的氧化剂,加入淀粉溶液时,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无碘单质,再滴加氯水,溶液会变蓝说明氯水中的氯气氧化溶液中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据此分析选项;

解答 解:A.NaCl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时,溶液颜色无变化,再滴加氯水扔无变化,故A错误;
B.NaBr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时,溶液颜色无变化,再滴加氯水,溶液会橙红色,是因为Cl2+2Br-=Br2+2Cl-,溴单质溶于水形成橙红色溶液,溶液不会变蓝,故B错误;
C.KI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时,溶液颜色无变化,再滴加氯水溶液变蓝色,因为发生反应生成了碘单质,Cl2+2I-=I2+2Cl-,故C正确;
D.I2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会变蓝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主要是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的特征性质,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任何单质中一定含共价键
D.离子键的本质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1)常温时AgNO3的水溶液的pH<7(填“>”、“=”、“<”),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抑制(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2)氯化铝水溶液呈酸(填“酸”、“中”、“碱”)性,原因是Al3++3H2O?Al(OH)3+3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Al2O3
(3)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4)常温下,0.1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c (H2CO3)>c(CO32-)(选填“>”“=”或“<”),原因是HCO3-?CO32-+H+、HCO3-+H20?H2CO3+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A.过滤B.蒸馏C.分液D.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其有效成分为Ca(ClO)2.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K2SO4K2SO4=2K++SO42-
(2)NH4NO3NH4NO3=NH4++NO3-
(3)NaHSO4NaHSO4=Na++H++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2)实验室常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Cl2,其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其中,方程式转移电子数为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若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mL,则其物质的量为0.03mol.
(3)将Cl2通入到湿润的有色布条中的现象中有色布条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已知A 是一种分子量为28的气态烃,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其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醇羟基.
(2)B通过两次氧化可得到D,也可通过反应④直接氧化为D,则需要加入的氧化试剂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任填一种).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H2=CH2+H2O$\stackrel{一定条件下}{→}$CH3CH2OH;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4)反应⑤可按下进行:
【实验步骤】
如图2在试管甲中先加入2mL 95%的B,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 D,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乙中加入5ml 饱和碳酸钠溶液,按图2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甲小火加热3~5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乙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试回答:
【实验结果】
a.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b.试管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问题探究】
本实验反应开始时用小火加热的原因是防止乙醇和乙酸挥发.
(查阅资料可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乙烯、环丙烷、乙酸组成的混合物中,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那么可以推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
A.5%B.9%C.14.3%D.17.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