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己知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12mol
B.Cu(IO3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C.CuI中各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D.I2既作氧化产物又作还原产物

分析 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1价、Cu(IO32中碘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KI中有$\frac{11}{12}$的I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转移电子数为22,
A.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
B.失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C.CuI是还原产物;
D.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1mol×(2-1)+2mol×(5-0)=11mol,根据转移电子相等计算.

解答 解: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1价、Cu(IO32中碘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KI中有$\frac{11}{12}$的I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转移电子数为22,
A.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1mol×(2-1)+2mol×(5-0)=11mol,KI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则KI为还原剂被氧化,所以当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11mol,故A错误;
B.失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因为Cu(IO32中Cu、I元素都得电子,所以只是氧化剂,故B错误;
C.CuI是还原产物,所以CuI中各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故C错误;
D.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所以碘是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及计算能力,明确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成分及KI作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第一次用无机物制得有机物尿素,开辟人工合成有机物先河的科学家是(  )
A.德国的维勒B.瑞典的贝采里乌斯
C.德国的李比希D.匈牙利的海维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丙烯醇(CH2═CH-CH2-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请回答:
(1)丙烯醇的分子式为C3H6O;丙烯醇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羟基.
(2)0.3mol丙烯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3.36L.
(3)写出丙烯醇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CH2-OH+Br2→BrCH2CHBrCH2OH,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认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的下列应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
A.用铝合金制作门窗B.用铝合金制作飞机材料
C.用金属铝制盛装碳酸饮料的易拉罐D.用金属铝制作电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蒸馏、分馏和干馏是化工生产的三种生产工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工艺均需采用加热和冷却装置
B.实验室中进行这三种操作时均需在烧瓶中进行
C.三种工艺均是物理变化过程
D.三种工艺均是化学变化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最主要的能源.
(1)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
已知:H2(g)+Cl2(g)=2HCl(g)△H=-185kJ/mol
E(H-H)=436kJ/mol,E(Cl-Cl)=247kJ/mol
则E(H-Cl)=434kJ/mol
(2)有如图所示的装置,
C(石墨)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Cl--2e-=Cl2↑通入H2这极为负极.当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时,Zn极质量变化为12.8gB池产生气体体积为4.48L(标准状况)
(3)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CD
A.此电池能发出蓝色火焰
B.正极反应为H2-2e-+2OH-=2H2O
C.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不断减小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存在电池内的发电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1)氨的水溶液显弱碱性,其原因为NH3•H2O?NH4++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0.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溶液的pH降低(填“升高”或“降低”);若加入少量的明矾,溶液中的NH4+的浓度增大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2)25℃,在0.10mol•L-1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0.0430.043mol•L-1
②某溶液含0.020mol•L-1Mn2+、0.10mol•L-1H2S,当溶液pH=55时,Mn2+开始沉淀.[已知:
Ksp(MnS)=2.8×10-13].
(3)25℃,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Ka1Ka2
H2SO31.3×10-26.3×10-8
H2CO34.2×10-75.6×10-11
①HSO3-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H}^{+})c(S{{O}_{3}}^{2-})}{c(HS{{O}_{3}}^{-})}$;
②0.10mol•L-1Na2SO3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32-)>c(OH-)>c(HSO3-)>c(H+);
③H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SO3+HCO3-=HSO3-+CO2↑+H2O;
(4)银是一种贵金属,古代常用于制造钱币及装饰器皿,现代在电池和照明器材等领域亦有广泛应用.久存的银器皿表面会变黑,失去银白色的光泽,原因是Ag与空气中微量H2S反应生成黑色的Ag2S,已知Ksp(AgCl)=1.8×10-10,若向5mL0.018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5mL0.020mol•L-1的盐酸,混合后溶液中的Ag+的浓度为1.8×10-81.8×10-8mol•L-1,pH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用氯乙烷制备乙醇B.石油裂解制丙烯
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D.油脂与浓NaOH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