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已知某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C=OC-OC-HH-HO-H
键能/kJ•mol-1745351415436462
则CO2(g)+3H2(g)?CH3OH(g)+H2O(g)△H=-184kJ•mol-1

分析 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据此计算.

解答 解: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则:CO2(g)+3H2(g)?CH3OH(g)+H2O(g)的△H=2×745kJ/mol+3×436kJ/mol-2×462kJ/mol-3×415kJ/mol-351kJ/mol-462kJ/mol=-184kJ/mol,
故答案为:-184.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关键是明确“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前四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A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
D原子L电子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
EE与D同主族
F基态F+核外有3层电子且各层均处于全满状态
(1)A元素是H;(填元素符号).E所在周期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2)B,C,D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用元素符号表示)
(3)向F2+的硫酸盐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首先生成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其溶质的化学式为〔F(NH34]SO4,该物质的阳离子中的化学键有配位键和共价键(填“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或“π键”);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4)B2A4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5:1;
(5)E与F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该晶胞的边长为a cm,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S,密度为$\frac{384}{{a}^{3}{N}_{A}}$g/cm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高锰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强氧化剂,实验室制备高锰酸钾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MnO2熔融氧化:3MnO2+KClO3+6KOH $\frac{\underline{\;熔融\;}}{\;}$3K2MnO4+KCl+3H2O;K2MnO4歧化: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已知K2MnO4溶液显绿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MnO2熔融氧化应放在④中加热(填仪器编号).
①烧杯 ②瓷坩埚 ③蒸发皿 ④铁坩埚
(2)在MnO2熔融氧化所得产物的热浸取液中通入CO2气体,使K2MnO4歧化的过程在如图装置中进行,A、B、C、D、E为旋塞,F、G为气囊,H为带套管的玻璃棒.

①为了能充分利用CO2,装置中使用了两个气囊.当试管内依次加入块状碳酸钙和盐酸后,关闭旋塞B、E,微开旋塞A,打开旋塞C、D,往热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未反应的CO2被收集到气囊F中.待气囊F收集到较多气体时,关闭旋塞A、C,打开旋塞B、D、E,轻轻挤压气囊F,使CO2气体缓缓地压入K2MnO4溶液中再次反应,未反应的CO2气体又被收集在气囊G中.然后将气囊G中的气体挤压入气囊F中,如此反复,直至K2MnO4完全反应.
②检验K2MnO4歧化完全的实验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点在滤纸上,若滤纸上只有紫红色痕迹,无绿色痕迹,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3)将三颈烧瓶中所得产物进行抽滤,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自然冷却结晶,抽滤,得到针状的高锰酸钾晶体.本实验应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来干燥产品,原因是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
(4)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进行高锰酸钾纯度分析,原理为: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现称取制得的高锰酸钾产品7.245g,配成500mL溶液,用移液管量取25.00mL待测液,用0.10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液进行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体积为50.00mL(不考虑杂质的反应),则高锰酸钾产品的纯度为87.23%(保留4位有效数字,已知M(KMnO4)=158g•mol-1).若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或烘干,则测定结果将偏小.(填“偏大”、“偏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
C.是否有丁达尔效应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高中化学(必修1)》中学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或其溶液)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已知B、C、D、E是非金属单质,且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F为淡黄色粉末,化合物H和I通常状况下呈气体;反应①是化工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固氮反应.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B是O2,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F+CO2→B+G:2Na2O2+2CO2=2Na2CO3+O2
②C+D→I:H2+Cl2$\frac{\underline{\;光照\;}}{\;}$2HCl;
(3)将F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可吸收C,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
(4)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收集氨气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通常选用碱石灰做干燥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CrI3+27Cl2+64KOH→2K2CrO4+6KIO4+54KCl+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4Zn+10HNO3$\frac{\underline{\;\;△\;\;}}{\;}$4Zn(NO32+N2O↑+5H2O,现有26gZn与足量硝酸充分反应
问(1)生成N2O气体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
(2)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学生在一次实验过程中需用约 0.10  mol•L-1 的氯化钠溶液400mL.
(1)应选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溶液;
(2)配制 0.10mol•L-1的氯化钠溶液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⑥②⑤④③⑦(填序号);
①用天平称量纯净的化钠固体2.9g
②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地注入容量瓶中
③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④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直到容量瓶中的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1cm~2cm处
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将每次洗涤后的溶液也都注入容量瓶中
⑥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固体完全溶解
⑦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3)判断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误差:
①如果用比较多的蒸馏水洗涤烧杯一次偏小;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偏小(填偏大、偏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3mol氢气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0.3NA
B.标准状况下,4.48L苯中含有苯分子的数目为0.2NA
C.0.2mol•L-1CaCl2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数目为0.4NA
D.1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