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将两铂片插入 KOH 溶液中作为电极,在两极区分别通入甲烷(或氢气、一氧化 碳等可燃性气体)和氧气构成燃料电池,则通入甲烷气体的电极是原电池的 极,该极 的电极反应是CH4+10OH--8e-=CO32-+7H2O,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H4+2OH-+2O2=CO32-+3H2O.
(2)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 Li2CO3 和 Na2CO3 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 为负极燃气,空气与 CO2的混合气体为正极助燃气,制得 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下列反应式:正极:O2+2CO2+4e-═2CO32-,总反 应:2CO+O2═2CO2
(3)铅蓄电池(原电池)工作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Pb+SO42--2e-=PbSO4,工作 后,蓄电池里电解质溶液的  pH(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变大.

分析 (1)甲烷、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构成燃料电池,甲烷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甲烷所在电极为负极,氧气所在电极为正极,负极上甲烷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在得失电子相等的条件下,将电极反应式相加即得电池反应式;
(2)该燃料电池中,负极上CO失电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在得失电子相同条件下将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相加即可得电池反应式,据此分析解答;
(3)铅蓄电池放电时,Pb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PbO2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铅;放电过程中硫酸参加反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氢离子浓度减小.

解答 解:(1)甲烷、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构成燃料电池,甲烷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甲烷所在电极为负极,氧气所在电极为正极,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为O2+2H2O+4e-=4OH-,在得失电子相等的条件下,将电极反应式相加即得电池反应式,所以电池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H4+2OH-+2O2=CO32-+3H2O,
故答案为:负极;CH4+10OH--8e-=CO32-+7H2O;CH4+2OH-+2O2=CO32-+3H2O;
(2)该熔融盐燃料电池中,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2CO2+4e-═2 CO32-,负极上燃料CO失电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式为2CO+2 CO32--4e-═4CO2,在得失电子相同条件下将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相加得电池反应式2CO+O2═2CO2
故答案为:O2+2CO2+4e-═2CO32-;2CO+O2═2CO2
(3)铅蓄电池的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Pb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为:Pb+SO42--2e-=PbSO4,放电过程中硫酸参加反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pH变大,故答案为:Pb+SO42--2e-=PbSO4;变大.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原电池的内容,涉及电极判断与电极反应式书写等问题,做题时注意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本题中难点和易错点为电极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Y一定小于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nX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
D.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甲醇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又称“木醇”或“木精”.甲醇是一碳化学基础的原料和优质的燃料,主要应用于精细化工、塑料、能源等领域.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如下:
反应①:CO(g)+2H2(g)?CH3OH(g)△H1=-90.77kJ/mol
反应②:CO2(g)+H2(g)?CO(g)+H2O(g)△H2
反应③:CO2(g)+3H2(g)?CH3OH(g)+H2O(g)△H3=-49.58kJ/mol
(1)反应②的△H2=+41.19kJ•mol-1
(2)若500℃时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为K1、K2与K3,则K3=K1•K2(用K1、K2表示).已知500℃时K1、K2的值分别为2.5、1.0,并测得该温度下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CH3OH(g)、H2O(g)的浓度(mol/L)分别为0.8、0.1、0.3、0.15,则此时V>V(填“>”、“=”或“<”)
(3)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c(CO)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图1中曲线I所示.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I变为曲线Ⅱ和曲线Ⅲ.当曲线I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当通过改变压强使曲线I变为曲线Ⅲ时,曲线Ⅲ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2L.

(4)甲醇燃料电池可能成为未来便携电子产品应用的主流.某种甲醇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则通入a气体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
(5)一定条件下甲醇与一氧化碳反应可以合成乙酸.常温条件下,将a mol/L的CH3COOH与b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2c(Ba2+)=c(CH3COO-),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为$\frac{2b}{a-2b}$×10-7L/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如图为实验室制备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两处明显错误是冷凝水应下口通入上口通出、温度计水银球应置于支管口处.
(2)A 仪器的名称是蒸馏烧瓶,B 仪器的名称是冷凝管.
(3)实验时 A中除加入适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暴沸.若蒸馏开始后发现忘记加入该物质,补救办法是冷却后补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已知下列反应:
2CO(g)+O2(g)=2CO2(g)△H=-566kJ/mol
Na2O2(s)+CO2(g)=Na2CO3(s)+$\frac{1}{2}$O2(g)△H=-266kJ/mol
试回答:
(1)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可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固体碳酸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Na2O2(s)=Na2CO3(s)△H=-549 kJ/mol.
(2)沼气是一种能源,它主要成分是CH4.0.5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热量,则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3)SiH4是一种无色的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s)和H2O(l),已知室温下3.2gSiH4自燃放出热量79.2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s)+2H2O(l);△H=-792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有尘埃的空气、豆浆、墨水都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B.溶液、胶体、浊液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把1mL0.1mol/L三氯化铁溶液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D.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H<0,在不同温度下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K(300℃)<K(500℃)
B.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frac{nB}{3tB}$ mol•L-1•min-1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处于E点的体系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frac{1}{2}$,氢气的浓度减小
D.300℃,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A点表示25℃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B点表示100℃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则100℃时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KW(25℃)<KW(100℃)(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
B.CO2与Ba(NO32溶液不反应,SO2与Ba(NO32溶液也不反应
C.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CS2也是直线型分子
D.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l,推测NaBr与浓H2SO4加热可制H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