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为了测定含氰废水中CN-的含量,某化学小组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关闭活塞a,将100ml含氰废水与过量NaClO溶液置于装置B的圆底烧瓶中充分反应,打开活塞b,滴入稀硫酸溶液,然后关闭活塞b.

已知装置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CN-+ClO-=CNO-+Cl-
2CNO-+2H++3ClO-=N2↑+2CO2↑+3Cl-+H2O
副反应为:Cl-+ClO-+2H+=Cl2↑+H2O
(1)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
(2)反应过程中,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的红色逐渐褪色.
(3)待装置B中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a,缓慢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目的是将反应产生的CO2全部排入C装置并被Ba(OH)2完全吸收
(4)反应结束后,装置C中生成39.4mg沉淀,则废水中C(CN-)=0.002mol.L-1
(5)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合理改进,可通过直接测量装置C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测定废水中CN-的含量.设计合理实验方案在装置B、C之间依次连接盛有CCl4、浓硫酸的洗气瓶.
仪器自选.供选择的试剂:浓硫酸、NaOH溶液、饱和食盐水、饱和NaHCO3溶液、CCl4
(6)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可以除去废水中的CN-.控制溶液PH为5.2--6.8时,CN-转化为C2O42-和NH4+
①气体a的化学式为H2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N-+4H2O-2e-=C2O42-+2NH4+

分析 (1)实验的原理是利用CN-+ClO-═CNO+Cl-;2CNO-+2H++3ClO-═N2↑+2CO2↑+3Cl-+H2O,通过测定C装置的质量的变化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关系式计算含氰废水处理百分率,实验中应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
(2)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呈红色,二氧化碳通入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红色会逐渐褪去;
(3)反应结束后,缓缓通入空气,可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
(4)依据反应CN-+ClO-=CNO-+Cl-,2CNO-+2H++3ClO-=N2↑+2CO2↑+3Cl-+H2O,CO2+Ba(OH)2=BaCO3↓+H2O,结合定量关系计算;
(5)通过直接测量装置C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实验中应排除水蒸气、氯气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需要除去氯气的洗气装置和对二氧化碳气体干燥的干燥装置;
(6)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可以除去废水中的CN-.控制溶液PH为5.2--6.8时,CN-转化为C2O42-和NH4+.变化过程是在电解池阳极上C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C2O42-和NH4+,阴极上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

解答 解:(1)实验的原理是利用CN-+ClO-═CNO+Cl-;2CNO-+2H++3ClO-═N2↑+2CO2↑+3Cl-+H2O,通过测定碱石灰的质量的变化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关系式计算含氰废水处理百分率,实验中应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防止对装置C实验数据的测定产生干扰,装置D的作用是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
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
(2)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呈红色,二氧化碳通入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红色会逐渐褪去,
故答案为: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的红色逐渐褪色;
(3)反应后装置中残留二氧化碳,应继续通过将净化的空气,将装置内的残留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装置C并被Ba(OH)2完全吸收,以减少实验误差,
故答案为:将反应产生的CO2全部排入C装置并被Ba(OH)2完全吸收;
(4)依据反应CN-+ClO-=CNO-+Cl-,2CNO-+2H++3ClO-=N2↑+2CO2↑+3Cl-+H2O,CO2+Ba(OH)2=BaCO3↓+H2O得到,装置C中生成39.4mg沉淀为BaCO3↓物质的量=$\frac{39.4×1{0}^{-3}g}{197g/mol}$=2×10-4mol
CN-+~CNO-~CO2~BaCO3
1                 1
c(CN-)=$\frac{2×1{0}^{-4}mol}{0.1L}$=0.002mol/L,
故答案为:0.002;
(5)通过直接测量装置C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实验中应排除水蒸气、氯气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需要除去氯气的洗气装置和对二氧化碳气体干燥的干燥装置,在装置B、C之间依次连接盛有CCl4、浓硫酸的洗气瓶,
故答案为:在装置B、C之间依次连接盛有CCl4、浓硫酸的洗气瓶;
(6)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可以除去废水中的CN-.控制溶液PH为5.2--6.8时,CN-转化为C2O42-和NH4+.变化过程是在电解池阳极上C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C2O42-和NH4+,阴极上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
①分析可知气体a是阴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的氢气,
故答案为:H2
②在电解池阳极上C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C2O42-和NH4+,电极反应为:2CN-+4H2O-2e-=C2O42-+2NH4+
故答案为:2CN-+4H2O-2e-=C2O42-+2NH4+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物质含量的测定的实验设计,以氯气的性质为载体考查化学实验设计和评价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哪位科学家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有核模型(  )
A.道尔顿B.卢瑟福C.汤姆生D.玻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LSO2所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1NA
B.1L 1 mol•L-1 FeCl3溶液完全水解产生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NA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4NA
D.28.6g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L溶液,该溶液中阴离子数目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方法或装置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B.称取4.0 g NaOH,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
C.用甲装置分离Cl2与KI溶液反应生成的碘
D.用乙装置检验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室用某冶金厂的废渣(Fe2O3、Al2O3和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碱式硫酸铁的聚合物)[Fe(OH)(SO4)]n和高纯度的Al2O3,过程如图1:

(1)写出酸浸时废渣中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一个离子方程式Fe2O3+6H+═2Fe3++3H2O(或Al2O3+6H+═2Al3++3H2O).
过程①中FeS转化为Fe3+和硫单质,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FeS+3O2+12H+═4Fe3++4S+6H2O.
(2)将滤渣灼烧可得到纯度较高的晶体,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不会褪色的是C(填编号).
A.品红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C.紫色石蕊溶液  D.溴水
(3)加入K2CO3,溶液中Fe3+、Al3+的相对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x的值的范围为2.5~3.5.控制溶液的温度为70~80℃的目的是过高的温度不利于聚铁的形成(或Fe3+水解形成Fe(OH)3胶体或温度太低不利于水解,温度过高难于生成聚铁).
(4)过程③中若用NaOH代替氨水会造成铝元素的损失,其原因是Al(OH)3+OH-═AlO2-+2H2O(或Al3++4OH-═AlO2-+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B.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石油的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C.陶瓷、砖瓦、玻璃、水泥等,都是硅酸盐产品
D.钢铁制品和铜制品既能发生吸氧腐蚀又能发生析氢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XYZMRQ
原子半径(×10-10m)1.860.991.431.600.750.74
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1+7+3+2+5--
最低负价---1------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X和Q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B.X、Z、M的单质分别与水反应,Z最剧烈
C.X、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两两相互反应
D.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R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有机物含C、H、O三种元素,实验测得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5:8,回答下列问题:
(1)其实验式是C4H10O.
(2)图是该有机物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分子式C4H10O.

(3)确定结构式:图是该有机物的红外光谱图,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
(4)若此有机物能与Na反应产生H2,则其同分异构体有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已知可逆反应:N(g)+M(g)?P(g)+Q(g)△H>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增大M的转化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为BC(填字母).
A.加入一定量M              B.加入一定量N

温度/℃600700
平衡常数K1K2
C.将生成的气体P液化分离
D.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2)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则K1< (填“>”或“<”)K2
(3)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M]=1.0mol•L-1,[N]=2.4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25%,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