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所示装置图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
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
B、
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C、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D、
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
分析:A.需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
B.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一氧化碳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需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
D.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用分液的方法.
解答: 解:A.转移液体需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一氧化碳不和氢氧化钠溶液,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且气体从长导气管进,短管出,故B正确;
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
D.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用分液的方法,用到分液漏斗,且分液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转移液体、物质分离与提纯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计算:在标准状况下,16克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如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
方法Ⅰ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方法Ⅱ电解法:2Cu+H2O Cu2O+H2
方法Ⅲ用肼(N2H4)还原新制Cu(OH)2
(1)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而很少用方法Ⅰ,其原因是反应条件不易控制,若控温不当易生成
 
而使Cu2O产率降低.
(2)已知:①C(s)+O2(g)=CO2(g)△H=akJ?mol-1
②2CO(g)+O2(g)=2CO2(g)△H=bkJ?mol-1
③2Cu2O(s)+O2(g)=4CuO(s)△H=ckJ?mol-1
方法Ⅰ制备过程会产生有毒气体,写出制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
 
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阳极生成Cu2O反应式为
 

(4)方法Ⅲ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5)方法Ⅲ可以用甲醛稀溶液替代肼,但因反应温度较高而使部分产品颗粒过大,
 
(填操作名称)可分离出颗粒过大的Cu2O
(6)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得的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2H2O(g)
光照
CU2O
2H2(g)+O2△H>0
水蒸气的浓度(mol?L-1)随时间t (min)变化如表:
序号温度01020304050
T10.0500.04920.04860.04820.04800.0480
T10.0500.04880.04840.04800.04800.0480
T20.100.0940.0900.0900.0900.090
可以判断:实验①的前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ν(O2)=
 
;实验温度T1
 
T2(填“>”、“<”);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实验①
 
实验②(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NH3+
 
 O2=
 
NO+
 
 H2O
(2)
 
Mg+
 
 HNO3=
 
Mg(NO32+
 
 N2+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韧性很好)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H2
③Sn(s、灰)
>13.2℃
<13.2℃
Sn(s、白)△H3=+2.1kJ?mol-1
A、△H1>△H2
B、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锡制器皿应置于低于13.2℃的环境中,否则会自行毁坏
D、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0.1000mol?L-1NaOH溶液500mL.
(1)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
 
g.溶液配制过程用到下列玻璃仪器,按首次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填仪器选项符号).
A.玻璃棒           B.胶头滴管        C.烧杯             D.500mL容量瓶
(2)用所配制的0.1000mol
 
-1NaOH溶液通过中和滴定测定一元弱酸HA溶液浓度,每次滴定取用的HA溶液均为20.00mL,使用酚酞溶液为指示剂,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滴定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次数NaOH溶液体积(mL)
V1V2
13.0544
21.4541.5
37.6547.6
处理以上实验数据,测得该HA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3)上述中和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可能导致所测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选项符号).
A.滴定管用待装液润洗                  
B.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
C.滴定前滴定管末端气泡没赶尽          
D.滴定前平视观察读数,滴定后俯视观察读数
E.所用的标准液(NaOH溶液)浓度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Al2(SO43和Mg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W)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SO42-与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B、3:2
C、2:3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I2的CCl4溶液中得到CCl4,可用蒸馏法
B、从Na2CO3溶液中得到Na2CO3,可用过滤法
C、分离水和CCl4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D、分离NaCl和AgCl的混合物,可用萃取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有关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ClO->I2>SO42-
B、蓝色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
C、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ClO-氧化为I2,I2使淀粉变蓝
D、若将Na2SO3溶液加入氯水中,氯水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