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溶液呈无色,则一定不含MnO4-,
1、取适量溶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溶液中含有CO32-;
2、在(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说明(Ⅰ)中含有Al3+;
3、在(Ⅱ)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乙,该气体为氨气,沉淀为BaCO3或BaSO4.结合离子共存问题解答该题.
解答 解:溶液呈无色,则一定不含MnO4-,
1、取适量溶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溶液中含有CO32-,则一定不含Ag+、Ba2+、Al3+;
2、在(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说明(Ⅰ)中含有Al3+,则原溶液中含有AlO2-;
3、在(Ⅱ)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乙,该气体为氨气,沉淀为BaCO3或BaSO4,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可知含有Na+,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32-、AlO2-,
所以:
(1)(4)气体A的成分是:二氧化碳,气体B的成分是氨气,其反应方程式为:CO2+NH3+H2O=NH4HCO3,故答案为:CO2+NH3+H2O=NH4HCO3;
白色沉淀甲是气体A的成分是:写出步骤②形成白色沉淀甲,是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反应的离子的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故答案为:Al(OH)3;
(2)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a+、CO32-、AlO2-,故答案为:Na+、CO32-、AlO2-;
(3)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a+、CO32-、AlO2-,加入过量盐酸时发生反应的所有离子反应方程式:CO32-+2H+=CO2↑+H2O、AlO2-+4H+=Al3++2H2O,
故答案为:CO32-+2H+=CO2↑+H2O、AlO2-+4H+=Al3++2H2O;
(4)步骤②形成白色沉淀甲是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反应的离子的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故答案为:Al3++3HCO3-=Al(OH)3↓+3CO2↑.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推断和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根据物质反应的现象进行推断,易错点为SO42-的确定.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 | |
B. |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 |
C. | 根据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 |
D. | 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① | ② | ③ | ④ | |
pH | 10 | 10 | 4 | 4 |
溶液 | 氨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醋酸溶液 | 盐酸 |
A. | ②、④两溶液相比,两者的kw相同 | |
B. | 四种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pH变化最大的是①和④ | |
C. | ①、②、③中分别加入少量的醋酸铵固体后,三种溶液的pH均减小 | |
D. | ①、④两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顺序一定为:c(NH4+)>c(Cl-)>c(H+)>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 |
B. | 反应②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 |
C. | 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 | |
D. | 根据反应⑤可判断还原性:Al>M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mol/L | B. | 1.5 mol/L | C. | 2 mol/L | D. | 3 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1mol | B. | 0.15mol | C. | 0.5mol | D. | 0.75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最少 | B. | (3)最多 | C. | 都一样多 | D. | 无法确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u$→_{△}^{H_{2}SO_{4}(浓)}$Cu(NO3)2 | B. | Cu$→_{△}^{空气}$CuO$\stackrel{HNO_{3}(稀)}{→}$Cu(NO3)2 | ||
C. | Cu$\stackrel{HNO_{3}(稀)}{→}$Cu(NO3)2 | D. | Cu$\stackrel{HNO_{3}(浓)}{→}$Cu(N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