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将3.2g铜与足量浓硫酸混合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3)将反应后溶液加水稀释至50mL,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答案】
(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1.12
(3)1
【解析】解:(1)Cu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所以答案是: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3.2gCu的物质的量为 =0.05mol,由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可知生成SO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标况下生成SO2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所以答案是:1.12;(3)溶液中n(Cu2+)=n(Cu)=0.05mol,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所以答案是: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入集有氨气的集气瓶中,试纸由红色变为蓝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C.加热NH4HCO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4HCO3受热不稳定
D.
将红热的Pt丝伸入如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红棕色气体,说明氨气的直接氧化产物为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2H6和C4H10一定是同系物
B.在相同条件下,燃烧等物质的量的C2H4和乙醇,消耗O2体积相同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烯烃各同系物中碳的质量分数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是常见的变价金属的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④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①和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标准状况下3.36L物质E与含氢氧化钠10.0g的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为(写出化学式和对应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A+B C A+B.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的是( )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的溶液遇Na2CO3 , 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③若C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uCl2、FeCl3的混合溶液40mL平分于两只试管,向其中一只试管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14.35g 沉淀,向另一只试管加入1.12g 还原铁粉充分反应后该试管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
A.Fe2+ 2mol/L、Cu2+ 0.5mol/L
B.Fe2+ 1mol/L、Fe3+ 1mol/L
C.Fe2+ 0.5mol/L、Cu2+ 0.25mol/L
D.Fe2+ 1.5mol/L、Cu2+ 0.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水解 ⑥氧化 ⑦加聚 ⑧中和.
A.①②④⑤⑥⑦⑧
B.②③④⑤⑥⑧
C.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C(s)+O2(g)===2CO(g) ΔH=-Q1kJ·mol-1;
C(s)+O2(g)===CO2(g) ΔH=-Q2kJ·mol-1;
S(s)+O2(g)===SO2(g) ΔH=-Q3kJ·mol-1。
CO与镍反应会造成镍催化剂中毒,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将CO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单质硫,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A. SO2(g)+2CO(g)===S(s)+2CO2(g) ΔH=(2Q1-2Q2+Q3) kJ·mol-1
B. S(s)+2CO(g)===SO2(g)+2C(s) ΔH=(Q1-Q3) kJ·mol-1
C. SO2(g)+2CO(g)===S(s)+2CO2(g) ΔH=(Q1-2Q2+Q3) kJ·mol-1
D. SO2(g)+2CO(g)===S(s)+2CO2(g) ΔH=(2Q1-Q2+2Q3)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