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伴随着物质的变化,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还有化学能的改变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该化学反应过程一定是吸收能量
D.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其稳定性越大,反应越难以发生;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其稳定性越小,反应越容易发生

分析 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B.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反之为放热反应;
C.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条件无关;
D.能量越低的物质,越稳定.

解答 解: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则反应在有物质变化、能量变化,故A正确;
B.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反之为放热反应,则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故B正确;
C.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条件无关,加热的可能为放热反应,如C的燃烧,加热可能为吸热反应,如C与二氧化碳加热生成CO,故C错误;
D.能量越低的物质,越稳定,则反应越难以发生,反之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其稳定性越小,反应越容易发生,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判断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C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各组分子、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Fe3+的溶液中:、Na+、NO3-、SO42-
B.pH=13的溶液中:Na+、K+、S2-、SO32-
C.能使淀粉KI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NH4+、Fe2+、NO3-、Cl-
D.在水电离的c(OH-)=10-13mol/L的溶液中:Na+、Ba2+、ClO-、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直径的大小在1-100nm之间
B.可以利于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C.胶体均能发生布朗运动和电泳现象
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烃分子中含一个苯环结构和两个三键,则该烃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C10H6B.C13H12C.C15H16D.C19H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棕红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已知:2NO2 (g)?N2O4 (g))
C.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D.用硫酸氢钠去除暖水瓶中的水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氯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CH3CH2Cl+NaOH$\stackrel{△}{→}$NaCl+CH3CH2OH
(2)苯的硝化反应
(3)1,2-二溴丙烷与NaOH醇溶液混合加热CBrH2CHBrCH3+2NaOH$\stackrel{醇}{→}$CH≡CHCH3↑+2H2O+2Na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X>Y>Z
B.酸性:W的含氧酸强于Z的含氧酸
C.稳定性:Z的气态氢化物强于Y气态氢化物
D.X与Z形成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以下数值大于或等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是(  )
A.常温常压下,5.6L甲烷中的共价键数目
B.标准状况下,17gND3中所含分子数目
C.向0.2 mol NH4Al(SO4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消耗的OH-数目
D.0.1mol羟基(-OH)中所含电子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NH3可用于制造硝酸、纯碱等,还可用于烟气脱硝.

(1)NH3催化氧化可制备硝酸.
①NH3氧化时发生如下反应:
4NH3(g)+5O2(g)=4NO(g)+6H2O(g)△H1=-907.28kJ•mol-1
4NH3(g)+3O2(g)=2N2(g)+6H2O(g)△H2=-1269.02kJ•mol-1
则4NH3(g)+6NO(g)=5N2(g)+6H2O(g)△H3=-1811.63 kJ•mol-1
②NO被O2氧化为NO2.其他条件不变时,NO的氧化率[α(NO)]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p1>p2(填“>”、“<”或“=”);温度高于800℃时,α(NO)几乎为0的原因是NO2几乎完全分解.
(2)“候氏”制碱工艺示意图如图2所示.“碳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H3+H2O+NaCl═NaHCO3↓+NH4C1.

(3)利用反应NO2+NH3→N2+H2O(未配平)消除NO2的简易装置如图3所示.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2NO2+8e-+4H2O═8OH-+N2;消耗标准状况下4.48L NH3时,被消除的NO2的物质的量为0.15mol.
(4)合成氨的原料气需脱硫处理.一种脱硫方法是:先用Na2CO3溶液吸收H2S生成NaHS;NaHS再与NaVO3反应生浅黄色沉淀、Na2V4O9等物质.生成浅黄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S+4NaVO3+H2O═Na2V4O9+2S↓+4NaOH.
(5)25℃时,pH=2的盐酸和醋酸各1mL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曲线I代表盐酸的稀释过程  B.a溶液的导电性比c溶液的导电性强
C.a溶液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强于b溶液 D.将a、b两溶液加热至30℃,$\frac{c(C{l}^{-})}{c(C{H}_{3}CO{O}^{-})}$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