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l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层多3个.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画出B元素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
 
,乙物质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
 

(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填写)
(3)除去D中少量的E,可选用的试剂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工业上冶炼单质E的化学方程式为
 

(5)将D、E的单质插入Na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其负极是
 
(用元素符号填写)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E是Al元素,
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l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则C是Na元素,B是O元素,甲是氧化钠,乙是过氧化钠,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层多3个且位于第二周期,A元素的第二电子层为5个电子第一电子层为2个电子,则A是N元素,D位于第三周期且原子序数大于钠而小于铝,则D是Mg元素,结合原子结构和性质解答.
解答: 解: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E是Al元素,
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l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则C是Na元素,B是O元素,甲是氧化钠,乙是过氧化钠,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层多3个且位于第二周期,A元素的第二电子层为5个电子第一电子层为2个电子,则A是N元素,D位于第三周期且原子序数大于钠而小于铝,则D是Mg元素,
(1)D是Mg元素,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2,则镁位于第三周期第IIA族,
B为氧元素,氧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有2个电子层,所以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乙是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IIA族;;离子键、共价键;
(2)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这几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顺序是:O<N<Al<Mg<Na,故答案为:O<N<Al<Mg<Na;
(3)D为Mg,E为Al,镁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中的铝,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NaOH溶液;2Al+2NaOH+2H2O=2NaAlO2+3H2↑;
(4)铝属于活泼金属,工业上采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反应方程式为:2Al2O3
   电解   
.
冰晶石
4Al+3O2↑,故答案为:2Al2O3
   电解   
.
冰晶石
4Al+3O2↑;
(5)镁、铝和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铝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镁作正极,故答案为:Al.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原电池原理、金属的冶炼、除杂、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这些都是学习重点,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知道金属冶炼方法的选取方法,注意(5)中不能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判断正负极,要根据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判断正负极,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mol/L的NaHSO4溶液:K+、Fe2+、NO3-、Cl-
B、l.0mol?L-1 NaClO溶液:Fe2+、K+、I-、Cl-
C、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Na+、CO32-、NO3-、SO32-
D、在
c(H+)
c(OH-)
=1×1013的溶液:NH4+、Ca2+、C1-、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A、B、C、D、E、F、G、H、I、J、K有下图转化关系,其中气体D、E为单质,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气体B是
 
,H是
 

(2)写出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反应“I→J”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反应“F→G”的离子方程式:
 

(5)在溶液I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原理是(化学方程式)
 

(6)检验溶液J中的金属阳离子,用
 
试剂(填化学式),其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E和F加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压强/MPa
体积分数/%
温度/℃
1.0 2.0 3.0
810 54.0 a b
915 c 75.0 d
1000 e f 83.0
(1)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
 

(2)该反应的△S
 
0(填“>”、“<”或“=”,下同),b
 
f.
(3)平衡常数K(1000℃)
 
 K(810℃),理由是
 

(4)对于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③增大F的量,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④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⑤恒温恒压条件下通入惰性气体,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ag钠溶于bg水中,a1克氧化钠溶于b1g水中,a2克过氧化钠溶于b2g水中,均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溶液.
(1)若a为4.6,计算b的值.
 

(2)若al:a2=31:39,计算b1:b2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为:
4NH3(g)+5C2(g)?4NO(g)+6H2O(g)△H.
(1)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N2(g)+3H2(g)═2NH3(g)△H=-92.4kJ/mol;
H2O(l)═H2O(g)△H=+44.0kJ/mol;
N2(g)+O2(g)═2NO(g)△H=+180.6kJ/mol.
则上述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的△H=
 

(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浓度  c(NH3)(mol/L)  c(O2)(mol/L)  c(NO)(mol/L)
 时间
 起始  0.8  1.6  0
 第2min  0.6  a  0.2
 第4min  0.3  0.975  0.5
 第6min  0.3  0.975  0.5
 第8min  0.7  1.475  0.1
①反应在第2min到第4min时,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反应在第6min时改变了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减小压强    D.增加O2的浓度
③下列说法中能说明4NH3(g)+5O2(g)?4NO(g)+6H2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O的向时,生成n mol NH3
B.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C.百分含量w(NH3)=w(NO)
D.反应速率v(NH3):v(O2):v(NO):v(H2O)=4:5:4:6
E.若在恒温恒压下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3)某研究所组装的CH3OH-O2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①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
 

②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以此电池作电源,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并有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
 
(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如图为一化学实验装置图,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用“△”表示用酒精灯加热.

请仔细观察该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甲装置通入空气的导气管插入乙醇中的主要目的是
 

(2)乙装置用揉乱的铜丝,好处是
 

(3)乙装置的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是
 
若有23g乙醇发生反应,至少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L.
(4)写出一种检验反应产物的方法及现象
 

(5)该反应还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实现:取一束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铜丝变黑,趁热插入盛有少量乙醇的试管中,铜丝又变红;如此反复多次即可.请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下列实验表述正确的是(  )
A、图l用于制取纯净的NO2气体
B、图2用于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图3用于实验室Cl2的收集
D、图4用于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某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a+、Fe2+、MnO4-、NO3-
B、Al3+、NH4+、Br-、OH-
C、Na+、K+、SO42-、ClO-
D、K+、Ca2+、NO3-、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