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电子由Pt电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NiO电极 | |
B. | Pt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 |
C. | 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O2--2e-═NO2 | |
D. | 每转移2 mol电子,有1 mol O2-迁移到负极 |
分析 A.O2在铂电极上得电子,Pt是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
B.Pt电极上氧气发生还原反应;
C.NO在NiO电极上失电子生成NO2;
D.根据正负极转移电子相等判断.
解答 解:A.O2在铂电极上得电子变成O2-,Pt是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Pt电极,故A错误;
B.Pt电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NO在NiO电极上失电子生成NO2,其电极反应式为:NO+O2--2e-=NO2,故C正确;
D.负极发生NO+O2--2e-=NO2,可知每转移2 mol电子,有1 mol O2-迁移到负极,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燃料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电子流向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一般.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A、B两点,达到相同的平衡体系 | |
B. | 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H2的转化率提高 | |
C. |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 |
D. | 将1.0 mol X、3.0 mol Y,置于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 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400℃时,反应①未达平衡,反应②达到平衡 | |
B. | 800℃后再升高温度,反应①的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②的平衡正向移动 | |
C. | 加压可提高NH3生成NO的转化率 | |
D. | N2氧化为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H=-181.5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碳的燃烧热为b kJ/mol | B. | 2C(s)+O2(g)═2CO(g)△H=-2(b-a) kJ/mol | ||
C. | 2CO2(s)═2CO(g)+O2(g)△H=+a kJ/mol | D. | C(s)+O2(g)═CO2(g)△H<-b kJ/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压强:p(甲)<2p(乙) | |
B. | 热量:Q(甲)<2Q(乙) | |
C. | 乙中前5min内的反应速率v(O2)=0.10mol•L-1•min-1 | |
D.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乙中充入0.4molSO2、0.2molO2、0.4molSO3,则此时v(正)<v(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①用于除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 |
B. | 图②可用于制取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
C. | 图③所示实验装置可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 |
D. | 图④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与A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 |
B. | B能发生消去、氧化、取代、缩聚等反应 | |
C. | 1 mol M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可消耗2n mol NaOH | |
D. | A、B、C各1 mol分别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4g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 |
B. | 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 |
C. | 常温常压下,22 g氧气和26 g臭氧所含氧原子总数为3 NA | |
D. | 18 g重水(D2O)所含电子数为10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