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常见锌锰干电池因含有汞、酸或碱等,废弃后进入环境将造成严重危害.某化学兴趣小组拟采用如下处理方法回收废电池中的各种资源.

(1)填充物用60℃温水溶解,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
(2)操作A的名称为过滤.
(3)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Cu+H2O2+H2SO4=CuSO4+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铜帽溶解完全后,可采用加热方法除去溶液中过量的H2O2
(4)碱性锌锰干电池电解质为KOH,总反应Zn+2MnO2+2H2O=2MnOOH+Zn(OH)2,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
(5)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含锰混合物,向含锰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稀草酸,并不断搅拌至无气泡为止.主要反应为
2MnO(OH)+MnO2+2H2C2O4+3H2SO4=3MnSO4+4CO2↑+6H2O.
①当1mol MnO2参加反应时,共有4mol电子发生转移.
②MnO(OH)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也可发生反应,试写出该应的化学方程式:2MnO(OH)+6HCl(浓)$\frac{\underline{\;\;△\;\;}}{\;}$2MnCl2+Cl2↑+4H2O.

分析 废旧干电池含有铜、石墨、二氧化锰以及填充物等,填充物用60℃充分溶解,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铵,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氯化铵晶体;铜与稀硫酸在过氧化氢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加入锌可置换出铜,过滤分离,硫酸锌溶液最终可生成氢氧化锌、氧化锌,冶炼可得到锌,
(1)加热适当温度,可促进溶解,注意温度不能过高;
(2)操作A用于分离和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
(3)酸性条件下,双氧水能将铜氧化生成铜离子;加热条件下,双氧水易分解;
(4)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含锰混合物,向含锰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稀草酸,并不断搅拌至无气泡为止.其主要反应为2MnO(OH)+MnO2+2H2C2O4+3H2SO4═3MnSO4+4CO2↑+6H2O.
(5)①根据二氧化锰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②MnO(OH)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也可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

解答 解:废旧干电池含有铜、石墨、二氧化锰以及填充物等,填充物用60℃充分溶解,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铵,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氯化铵晶体;铜与稀硫酸在过氧化氢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加入锌可置换出铜,过滤分离,硫酸锌溶液最终可生成氢氧化锌、氧化锌,冶炼可得到锌,
(1)加热适当温度,可促进溶解,
故答案为:加快溶解速率;
(2)操作A用于分离和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故答案为:过滤;
(3)酸性条件下,双氧水能将铜氧化生成铜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加热条件下,双氧水易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除去双氧水的方法是加热,
故答案为:Cu+H2O2+H2SO4=CuSO4+2H2O;加热;
(4)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由方程式可知Zn被氧化生成Zn(OH)2,则电极方程式为Zn+2OH--2e-=Zn(OH)2
故答案为:Zn+2OH--2e-=Zn(OH)2
(5)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含锰混合物,向含锰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稀草酸,并不断搅拌至无气泡为止.其主要反应为2 MnO(OH)+MnO2+2H2C2O4+3H2SO4═3MnSO4+4CO2↑+6H2O.
①反应中,氧化剂是MnO(OH)、MnO2,还原剂是草酸,当1mol MnO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frac{1mol}{1}$×2×2×(4-3)=4mol,
故答案为:4;
②MnO(OH)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也可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MnO(OH)+6HCl(浓)$\frac{\underline{\;\;△\;\;}}{\;}$2MnCl2+Cl2↑+4H2O,
故答案为:2MnO(OH)+6HCl(浓)$\frac{\underline{\;\;△\;\;}}{\;}$2MnCl2+Cl2↑+4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电池原理,根据原电池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物质的性质及其分离方法来分析解答,能从整体上把握物质分离过程,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用于制取SO2并验证SO2的部分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
(2)某同学为了检验装置中A、B两部分的气密性,进行的操作是: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用酒精灯在三口烧瓶下微热,观察到C中长导管口有明显气泡现象,他判断气密性良好.你认为是否合理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3)实验前要在装置中鼓入N2,目的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溶液中SO2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干扰.
(4)为了验证SO2是酸性氧化物,B中可选用的试剂是B
A.无色酚酞溶液B.蓝色石蕊试液C.红色品红溶液    D.KI淀粉混合溶液
(5)装置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现象,由此可验证SO2具有还原性,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2+2Fe3++2H2O=BaSO4↓+4H++2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B.最初20mL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
C.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
D.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反应CO+CuO$\frac{\underline{\;\;△\;\;}}{\;}$Cu+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Cu是氧化剂
C.CO是还原剂D.该反应中有电子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科罗拉多大学的克利斯托(S.Cristol)等人合成了一种有机分子,这种分子让他想起罗马的两面神Janus--罗马的守门神,克利斯托的同事迈金泰(Macintyre)就建议将该分子叫做Janusene.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只有4种(不包括立体异构)
B.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1
C.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
D.该有机物只能发生取代反应而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W(25℃)=1.0×10-14,K(35℃)=2.1×10-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NaHCO3溶液会抑制水的电离
B.35℃时纯水中c(H+)>c(OH-
C.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会抑制水的电离
D.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氨基钠和氢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①NaNH2+H2O═NaOH+NH3↑②NaH+H2O═NaOH+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钠和氢化钠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
B.方程式②中,每生成1mol H2转移1 mol电子
C.熔融氢化钠不导电
D.方程式①中,氨基钠是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要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应采取的方法通过灼热的铜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物质A经如下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D,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金属单质,C为淡黄色固体.
①B、D的化学式分别为Na2O、NaOH.
②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2)若A是氨气,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B、D的化学式分别为NO、HNO3
②写出A转化为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