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氰化物是剧毒物质,传统生产工艺的电镀废水中含一定浓度的CN,无害化排放时必须对这种废水进行处理。 可采用碱性条件下的Cl2氧化法处理这种废水,涉及两个反应:反应iCN +OH+Cl2OCN +Cl+H2O(未配平)

反应iiOCN + OH+ Cl2X + Y + Cl+ H2O(未配平)

其中反应iN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常温下,XY是两种无毒的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1

B.XYCO2N2,且均为反应ii的氧化产物

C.该废水处理工艺过程中须采取措施,防止Cl2逸出到空气中

D.处理c(CN) =0.000 1 mol·L-1的废水106 L,消耗标况下的Cl2 4.48×103L

【答案】AC

【解析】

A. 反应i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CNCl2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2CN中的碳元素的合价升高2(+2升高到+4),因此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1,故A正确;

B. 由题中信息可知,XY是两种无毒的气体,由反应所涉及的元素可知,XYCO2N2N2为反应ii的氧化产物,CO2不是反应ii的氧化产物,故B错误;

C. 氯气有毒,因此该废水处理工艺过程中须采取措施防止Cl2逸出到空气中,故C正确;

D. 处理c(CN) =0.000 1 mol·L-1的废水106 L,物质的量为0.000 1 mol·L1×106 L=100mol,则失去电子100mol×(2+3)=500mol,因此消耗氯气250mol,标况下的Cl2 体积为250mol×22.4 L·mol1=5.6×103L,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些常见含氯产品,根据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氯单质和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混合物

②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

③过量的铁在少量的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2

④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⑤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的漂白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FeSO4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黄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4)据报道,在清洗卫生间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稀盐酸)与“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而发生氯气中毒事件,请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一定量铁粉与氯气充分反应后,加适量水,完全溶解后无固体剩余,此时所得溶液中Fe2Fe3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别按下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A为电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

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

F.乙溶液中向铜片方向移动

(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甲为___________;乙为______

(3)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___

(4)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及总反应离子方程式:铜电极:____,总反应:___。当电路中转移0.25 mol电子时,消耗负极材料的质量为_____g(Zn的相对原子质量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利用“KClO3氧化法”制备KIO3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酸化反应产物有KH(IO3)2Cl2KCl

1)“酸化反应”所需I2从海带中提取。经历灼烧海带,浸泡海带灰等步骤,向获得的I-溶液加入MnO2,在酸性条件下生成I2,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

2)酸化产物KH(IO3)2所含化学键有___,“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已知KIO3在水中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浓缩结晶的具体步骤是___

4KIO3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KOHI2制备KIO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

②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固体粉末由NaClNaBr(NH4)2CO3Na2S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固体粉末wg进行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 ( )

根据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固体粉末中含有NaCl

B.若溶液1中只加BaCl2溶液,则生成的白色沉淀1的质量小于或等于a g

C.原固体粉末中必含有(NH4 )2CO3Na2SO3

D.测定出白色沉淀3的质量可以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将NO(g)和O2(g)按物质的量之比2∶1充入反应容器,发生反应:2NO(g) + O2(g) 2NO2(g)。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1 < p2

B.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反应限度增大

C. 400℃、p1条件下,O2的平衡转化率为20%

D. 4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x,减轻其对大气的污染成为科研工作的热点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g) ΔH1CO2(g)+3H2(g)=CH3OH(g) +H2O(g) ΔH2=-49.0kJ·mol-1CO(g)+H2O(g)=CO2(g)+H2(g) ΔH3=-41.1kJ·mol-1

则ΔH1=_________kJ·mol-1

(2)用活化后的V2O5作催化剂,氨气可将NO还原成N2

V2O5能改变反应速率是通过改变________实现的。

②在1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6 mol NO6 mol NH3和适量O2,控制不同温度,均反应tmin,测得容器中部分含氮气体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NO浓度始终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700K时,0~tmin内,体系中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用含t的式子表示)。

(3)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高效催化剂,可以将CONO2两者转化为无污染气体,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2(g)+4CO(g)4CO2(g) +N2(g) ΔH<0。某温度下,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ol NO20.2 mol CO,发生上述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的压强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压强/kPa

75

73.4

71.96

70.7

69.7

68.75

68.75

在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 =________kPa-1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将COCO2气体浓度分别增加一倍,则平衡________(填右移” “左移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NO2和SO2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①图甲两集气瓶中________(填“上”或“下”)瓶颜色深。

②图乙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丙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SO2和NO2反应的产物中有____________,说明NO2在该反应中显____________性。

④由图乙和图丙中的现象写出NO2和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镁与NO2的反应。已知镁与CO2反应如下:2Mg+CO22MgO+C

①该小组采用类比Mg与CO2反应的思路对Mg与NO2的反应进行预测,写出Mg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验证猜测(用于连接玻璃管的乳胶管均内衬锡纸)

资料信息:2NO2+2NaOH===NaNO3+NaNO2+H2O

Ⅰ.装置A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Ⅱ.干燥管和装置B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开始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

a.通入NO2

b.打开弹簧夹

c.点燃酒精灯

d.当硬质玻璃管充满红棕色气体后,关闭弹簧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加压有利于提高氨气的产率

B.NO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C.红棕色的NO2 ,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