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已知合成氨反应的浓度数据如下,当用氨气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化学反应速率时,其速率为(  )
N2+3H2?2NH3
起始浓度mol/L1.03.00
2秒末浓度mol/L0.61.8a
A.0.2mol/(L•s)B.0.4mol/(L•s)C.0.6mol/(L•s)D.0.8mol/(L•s)

分析 2s内N2的浓度变化量=1.0mol/L-0.6mol/L=0.4mol/L,则氨气的浓度变化量a=0.8mol/L,根据v=$\frac{△c}{△t}$计算用氨气表示的反应速率.

解答 解:2s内N2的浓度变化量=1.0mol/L-0.6mol/L=0.4mol/L,则氨气的浓度变化量a=0.8mol/L,
v(NH3)=$\frac{0.8mol/L}{2s}$=0.4mol/(L.s),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计算,注意对速率公式的理解,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机物H是一种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有机物G发生脱水反应的产物能使溴水褪色
②1molG能与3molNa反应
③1molG能与2molNaHCO3反应并产生CO2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D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醛基、溴原子,G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CH(OH)COOH.
(2)i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ii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
(3)由A生成B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氢氧化钠水溶、加热.
(4)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共有2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1的是HOOCC(OH)(CH3)COOH(写结构简式).
(5)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6)H为G的聚合物,H在生物体内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1)H2O→n HOOCCH2CH(OH)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紫红色褪去,使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乙烯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得到苯酚和碳酸钠溶液
C.正丁烷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D.实验室可用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X、Y、Z三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则X、Y、Z三种元素,可能的组合是(  )
A.C、Mg、LiB.Li、C、MgC.C、Si、MgD.C、O、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主族元素M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代数和为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一定是第VIA族元素B.M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O2
C.M的气态氢化物一定能形成氢键D.M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可能显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设计实验目的
A在热的NaOH溶液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B将SO2通入KMnO4溶液验证SO2的漂白性
C向含少量Fe3+的MgCl2溶液中加入适量MgCO3粉末,加热、搅拌并过滤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Fe3+
D将0.1mol•L-1的Na2SO4溶液滴入BaCl2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的Na2CO3溶液比较BaCO3与BaSO4溶度积的大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量取50mL 0.25mol/L H2SO4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温度;
②量取50mL 0.55mol/L NaOH溶液,测量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后测量混合液温度.请回答:
(1)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2)NaOH溶液稍过量的原因确保硫酸被完全中和.
(3)加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B(填字母).
A.沿玻璃棒缓慢加入   B.一次迅速加入   C.分三次加入
(4)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用环形玻璃棒轻轻搅动.
(5)设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请根据实验数据写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H=-113.7kJ•mol-1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NaOH平均值
125.025.2 28.5 
224.925.1 28.3
325.526.5 31.8
425.625.4 29.0
(6)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bc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c.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7)怎样才能确保读取混合液的最高温度?不断读取温度数据,并记录,直到出现下降,取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CO2、H2O2B.C2H4、CH4C.C60、C2H4D.NH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  )
A.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
B.2-甲基-2-氯丁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
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D.邻羟基苯甲酸与NaHCO3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