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黑火药由硝石、硫磺、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其中“硝石”指的是硝酸钾 | |
B. | “青篙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挺取青蒿素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 |
C. |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了丹砂”,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化合反应 | |
D. |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
分析 A.依据黑火药成分解答;
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丹砂即硫化汞,加热即分解而得到汞.汞与硫磺化合又生成黑色的硫化汞;
D.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由于NaHCO3溶解度小于Na2CO3,故NaHCO3在溶液中析出;
解答 解:A.制备黑火药的原料为S、KNO3、C,三者比例为1:2:3,故A正确;
B.青篙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挺取青蒿素的过程为萃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丹砂即硫化汞,加热即分解而得到汞.汞与硫磺化合又生成黑色的硫化汞,故C正确;
D.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故有NaHCO3的晶体析出,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为综合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侯氏制碱法原理、黑火药成分等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均为最基本化学常识,选项B为易错点,关键在于判断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4H10(g)+O2(g)═4CO2(g)+5H2O(l)△H=-QkJ•mol-1 | |
B. | C4H10(g)+O2(g)═4CO2(g)+5H2O(l)△H=-10QkJ•mol-1 | |
C. | C4H10(g)+O2(g)═4CO2(g)+5H2O(l)△H=+10QkJ•mol-1 | |
D. | C4H10(g)+O2(g)═4CO2(g)+5H2O(g)△H=-10Q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纯净的苯酚是粉红色的晶体,65℃以上时能与水互溶 | |
B. | 苯酚是生产电木的单体之一,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 | |
C. | 苯酚比苯更易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 |
D. | 苯酚有毒,也能配制洗涤剂和软药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组别 | 10%硫酸体积/mL | 温度/℃ | 其他物质 |
Ⅰ | 2 | 20 | |
Ⅱ | 2 | 20 | 10滴饱和MnSO4溶液 |
Ⅲ | 2 | 30 | |
Ⅳ | 1 | 20 | 1mL蒸馏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6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 |
B. | 25℃时,KSP(BaSO4)=1×10-10,则BaSO4饱和溶液中Ba2+数目为1×10-5NA | |
C. | 标准状况下,2.24L Cl2通入足量H2O或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NA | |
D. | 常温下,1mol的NaHCO3固体中含HCO3-的数目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量的氢气与氧气 | B. | 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 | ||
C. | 过量的铜与浓硫酸 | D. | 过量的锌与18 mol/L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实验序号 | I | II | III | IV | Ⅴ |
样品质量(g) | 3.06 | 6.12 | 9.18 | 12.24 | 15.30 |
Ba(OH)2溶液体积(mL) | 300 | 300 | 300 | 300 | 30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5.91 | 11.82 | 17.73 | 23.64 | 23.6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