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室温下,将0.10mol•L-1的盐酸滴入20mL0.10mol•L-1的氨水中,溶液的pH和pO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OH=-lg c(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所示的溶液中c(NH4+)+c(NH3•H2O)=c(Cl-
B.Q点所示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C.N点所示的溶液中c(NH4+)=c(Cl-
D.M点和N点所示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分析 由于Kw=(H+)×c(OH-)=10-14,则溶液的pH+pOH=14,实线为pH曲线,虚线为pOH曲线,作垂直体积坐标轴线与pH曲线、pOH曲线交点为相应溶液中pH、pOH.Q点的pH=pOH,则Q点溶液呈中性,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由于Kw=(H+)×c(OH-)=10-14,则溶液的pH+pOH=14,实线为pH曲线,虚线为pOH曲线,作垂直体积坐标轴线与pH曲线、pOH曲线交点为相应溶液中pH、pOH.Q点的pH=pOH,则Q点溶液呈中性,
A.M点溶液呈碱性,为NH4Cl、NH3•H2O混合溶液,溶液中c(NH4+)+c(NH3•H2O)>c(Cl-),故A错误;
B.Q点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l-),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NH4+)=c(Cl-)>c(H+)=c(OH-),故B错误;
C.N点溶液呈酸性,溶液中(H+)>c(OH-),结合电荷守恒c(NH4+)+c(H+)=c(Cl-)+c(OH-),可知c(NH4+)<c(Cl-),故C错误;
D.M点溶液中氢离子源于水的电离,N点氢氧根离子源于水的电离,而M点氢离子浓度与N点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则M、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关键是理解pH与pOH关系以及与二者与溶液酸碱性关系,离子浓度等量关系比较中常考虑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恒等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金属镓是一种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和通讯领域的重要金属,镓元素(31Ga)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ⅢA族,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相似.
(1)工业上利用Ga与NH3合成固体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同时有氢气生成,反应中,生成3mol H2时放出30.8KJ的热.
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Ga(s)+2NH3(g)?2GaN(s)+3H2(g)△H=-30.8KJ/mol.
②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frac{{c}^{3}({H}_{2})}{{c}^{2}(N{H}_{3})}$;温度升高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在密闭体系内进行上述可逆反应,下列有关表达正确的是A.

A.图象Ⅰ中如果纵坐标为正反应速率,则t时刻改变的条件可以为升温或加压
B.图象Ⅱ中纵坐标可以为镓的转化率
C.图象Ⅲ中纵坐标可以为化学反应速率
D.图象Ⅳ中纵坐标可以为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④氮化镓(GaN)性质稳定,但能缓慢的溶解在热的NaOH溶液中,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GaN+OH-+H2O$\frac{\underline{\;\;△\;\;}}{\;}$GaO2-+NH3↑.
(2)将一块镓铝合金完全溶于烧碱溶液中得到溶液X.已知:
Al(OH)3Ga(OH)3
酸式电离常数Ka2×10-111×10-2
碱式电离常数Kb1.3×10-331.4×10-34
往X溶液中缓缓通入CO2,最先析出的氢氧化物是Al(OH)3
(3)工业上电解精炼镓的原理如下:待提纯的粗镓(内含Zn、Fe、Cu杂质)为阳极,高纯度镓为阴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在电流作用下使粗镓在阳极溶解进入电解质溶液,离子迁移到达阴极并在阴极放出电析出高纯镓.
①已知离子氧化性顺序为:Zn2+<Ga3+<Fe2+<Cu2+,电解精炼镓时阳极泥的成分是Fe、Cu.
②GaO2-在阴极放电的电极方程式是GaO2-+3e-+2H2O=Ga+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φ(X)为气态反应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为温度.符合该曲线的反应是(  )
A.N2(g)+3H2(g)?2NH3(g)△H<0B.2HI(g)?H2(g)+I2(g)△H>0
C.4NH3(g)+5O2(g)?4NO(g)+6H2O(g)△H<0D.C(s)+H2O(g)?H2(g)+CO(g)△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焊接铜器时,可用NH4Cl溶液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其反应为CuO+NH4Cl-Cu+CuCl2+N2↑+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分别为铜和氮
C.当产生0.2 mol气体时,转移电子为0.6 mol
D.被还原的CuO占参与反应CuO的$\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铁元素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也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每年钢铁的腐蚀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某校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钢铁在自然环境下的腐蚀,设置如图装置(图A-C),几天后观察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比较以上三个装置中右侧导管中红墨水的高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C>B.请写出A装置中,钢铁锈蚀时正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O2+4e-+2H2O=4OH-
(2)钢铁的防腐有重大的意义,生活中常将金属制品放在干燥处或者涂上矿物油予以保护.若将图D中铁片上镶嵌锌片以保护铁不被腐蚀,利用的是原电池原理(填“原电池”或“电解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 $\frac{\underline{\;\;△\;\;}}{\;}$Fe3O4+4H2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3)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先点燃酒精灯,产生水蒸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为什么?防止先点燃酒精喷灯导致Fe与O2的反应.
(4)干燥管中盛装是的物质是碱石灰,作用是除去反应产生的H2中的水蒸气.
(5)试管中收集气体是氢气,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验纯,这一操作的目的是防止点燃时,氢气因含有氧气而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frac{1}{2}$H2+NiO(OH)$?_{放电}^{充电}$Ni(OH)2.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c(OH-)为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
C.电池放时时,氢元素被氧化
D.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如图为足量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装置.请回答:
(1)写出盛放有铜片的仪器名称圆底烧瓶.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为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旋塞,将导管末端插入水中,给圆底烧瓶微热(或用手掌紧捂圆底烧瓶外壁),如果导管口产生气泡,停止微热后(或移开手掌后)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B.实验时可以观察到圆底烧瓶中溶液由无色最终变为蓝色
C.含 0.08mol 溶质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片反应,能收集到896mL(标准状况)的SO2
D.在该实验中浓硫酸体现了酸性和强氧化性
E.如果 B 中盛有少量 KMnO4 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紫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C(g),将2mol A通入2L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甲中,若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min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8mol.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A.0.24 mol/(L•min)B.0.08 mol/(L•min)C.0.06 mol/(L•min)D.0.12 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