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长期放置的苯酚晶体变红 | B. | 硝酸银晶体光照后变黑 | ||
C. | 氢氧化亚铁变灰绿再变红褐 | D. | 二氧化碳气体冷却后变淡 |
分析 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说明该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其特征是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苯酚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所以长期放置的苯酚晶体变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硝酸银晶体易分解,在光照后变黑,生成氧化银,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氢氧化亚铁变灰绿再变红褐,生成氢氧化铁,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二氧化氮气体冷却时生成四氧化二氮,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根据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判断即可,注意有机物中元素化合价的判断,取平均化合价,为易错点.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子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 | |
B. | 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 |
C. | 若AB2分子的构型为V型,则A可能为sp2杂化 | |
D. | H2S和SO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将炸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 |
B. | “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 |
C. | “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 |
D. | “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炼铁过程中的铁元素 | B. | 炼铁过程中的氧元素 | ||
C. | 炼铁过程中的碳元素 | D. | 炼钢过程中的铁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四种元素均为主族元素,则d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 |
B. | 若b最外层电子占据三条轨道,则a的单质可用于冶炼金属 | |
C. | 若a为非金属元素,则c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 | |
D. | 若a最外层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则d的单质常温下不可能为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SO2(g)+O2(g)═2SO3(l)+Q,Q>196.64kJ | |
B. | 2mol SO2气体和过量的O2充分反应放出196.64kJ热量 | |
C. | 1 L SO2(g)完全反应生成1L SO3(g),放出98.32 kJ热量 | |
D. | 使用催化剂,可以减少反应放出的热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与漂白粉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2++SO32-=CaSO3↓ | |
B. | 通入HCl至溶液pH=7:c(Na+)=2c(SO32-)+c(HSO3-)+c(Cl-) | |
C. | 加入NaOH固体可使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 |
D. | 通入SO2至过量:c(Na+)=2[c(SO32-)+c(HSO3-)+c(H2S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