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实验一: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
△H<0,酸性KMnO4溶液和H2C2O4溶液反应时,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①某同学认为酸性KMnO4与H2C2O4溶液反应时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是因为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催化剂(或锰离子的催化作用)的影响.
②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需要酸性KMnO4溶液、H2C2O4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b(填字母序号).
a.K2SO4   b.MnSO4    c.H2O  d.MnO2
(2)实验二:探究酸的浓度对MnO2与H2O2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MnO2+H2O2+2H+═Mn2++2H2O+O2↑,现取等量的MnO2和下表中的有关物质在相同温度下进行4组实验,分别记录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
 实验编号
 10%H2O2的体积/mL 5.0 5.0 v1 v2
 20%硫酸的体积/mL 0 0.5 1.0 v3
 水的体积/mL 15 14.5 v413.5 
 所需时间/min t1 t2 t3 t4
①上表中v1=5.0,v2=5.0.
②有同学提出实验Ⅰ不可作为实验Ⅱ、Ⅲ、Ⅳ的对比实验,其理由是实验Ⅰ中MnO2作催化剂,其他三组实验中二氧化锰作氧化剂,反应原理不同.
③若实验测得t2>t3>t4,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分析 (1)①锰离子有催化作用;
②要想验证锰离子的催化作用,再加入硫酸锰即可;
(2)①因探究酸浓度对速率的影响,故其他条件相同;
②实验Ⅰ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而加入硫酸后,二氧化锰为氧化剂,反应原理不同;
③分析酸的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

解答 解:(1)①KMnO4与H2C2O4反应生成硫酸锰,锰离子有催化作用,所以猜想还可能是催化剂的作用,
故答案为:催化剂(或锰离子的催化作用);
②要想验证锰离子的催化作用,在做对比实验时同时加入硫酸锰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即可,
故选b;
(2)①因探究酸浓度对速率的影响,故其他条件相同,10%H2O2的体积不变,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不变,所以V1=V2=5.0mL,V3=(20-5.0-13.5)mL=1.5mL;
故答案为:5.0;5.0;
②实验Ⅰ中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而加入硫酸后,二氧化锰为氧化剂,反应原理不同,实验I不可作为实验Ⅱ、Ⅲ、Ⅳ的对比实验,
故答案为:实验Ⅰ中MnO2作催化剂,其他三组实验中二氧化锰作氧化剂,反应原理不同;
③从数据可看出,酸用量越多,酸的浓度越大,所需时间越短;
故答案为: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结论,题目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Cl>H2S>PH3B.酸性强弱:H4SiO4<H2CO3<HNO3
C.金属性:Na<Mg<AlD.沸点:H2O>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E同主族,B与F同主族,E与F同周期.已知A与其他元素不在同一周期,D的核电荷数是B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单质F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A、B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学式为BA4的化合物
B.F与D形成的化合物性质很不活泼,不与任何酸反应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酸溶液在相同温度下配制,其中pH值最小的是(  )
A.0.1mol/L盐酸B.0.01mol/L盐酸C.0.1mol/L醋酸D.0.01mol/L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依原电池的原理设计出化学电源
B.原电池是化学电源的雏形
C.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取决于组成原电池的负极材料的活泼性
D.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出的化学能是化学电池的能量来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生产中可用双氧水氧化法处理电镀含氰废水,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法探究有关因素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注:破氰反应是指氧化剂将CN-氧化的反应).
相关资料
①氰化物主要是以CN-和[Fe(CN)6]3-两种形式存在.
②Cu2+可作为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处理过程中的催化剂;Cu2+在偏碱性条件下对双氧水分解影响较弱,可以忽略不计.
③[Fe(CN)6]3-较CN-难被双氧水氧化,且pH越大,[Fe(CN)6]3-越稳定,越难被氧化.
实验过程
在常温下,控制含氰废水样品中总氰的初始浓度和催化剂Cu2+的浓度相同,调节含氰废水样品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双氧水溶液的用量,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l)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
序号
实验目的初始pH废水样品体积/mLCuSO4溶液的体积/mL双氧水溶液的体积/mL蒸馏水的体积/mL
为以下实验操作参考760101020
废水的初始pH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1260101020
双氧水的浓度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760102010
实验测得含氰废水中的总氰浓度(以CN-表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实验①中20~60min时间段反应速率:υ(CN-)=0.0175mol•L-1•min-1
(3)实验①和实验②结果表明,含氰废水的初始pH增大,破氰反应速率减小,其原因可能是初始pH增大,催化剂Cu2+会形成Cu(OH)2沉淀,影响了Cu2+的催化作用(或初始pH增大,[Fe(CN)6]3-较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更稳定,难以氧化(填一点即可).在偏碱性条件下,含氰废水中的CN-最终被双氧水氧化为HCO3-,同时放出NH3,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N-+H2O2+H2O═NH3↑+HCO3-
(4)该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Cu2+是否对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并验证上述结论,完成下表中内容.(己知:废水中的CN-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实验步骤(不要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学习小组对影响速率的因素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进行探究:
探究I“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选用4mL0.01mol/LKMn04溶液与2mL0.1mol/L H2C2O4溶液在稀硫酸中进行实验,改变条件如表:
组别草酸的体积(mL)温度其他物质
2Ml20
2mL2010滴饱和MnS04溶液
2mL30
1mL201mL蒸馈水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①和③.
(2)对比实验①和④,可以研究反应物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④中加入1mL蒸馏水的目的是确保①和④组对比实验中c(KMnO4)或确保溶液总体积不变.
探究II.该小组查阅资料得知:2Mn04-+5C2042-+16H+═2Mn2++10CO2↑+8H2O,欲利用该反应测定某草酸钠(Na2C204)样品中草酸钠的质量分数.该小组称量1.34g草酸钠样品溶于稀硫酸中,然后用0.200mol/L的酸性高键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其中的杂质不跟高锰酸钾和稀硫酸反应).
(1)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否.(填“是”或“否”)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2C204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滴定前盛放Na2C204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达到终点时消耗了15.00mL的高锰酸钾溶液,样品中草酸钠的质量分数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均能与Na、NaOH、NaHCO3、Na2CO3反应的是(  )
A.乙醇B.苯酚C.乙酸D.乙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微粒大小进行分离的是(  )
A.萃取B.渗析C.蒸馏D.重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