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400℃时,某密闭容器中有X,Y,Z三种气体,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假定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图乙为相应时刻仅改变反应体系中某一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反应开始至平衡时v(X)=0.09mol/(L•min);A,B,C三点的逆反应速率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B<C
(2)若t3时改变的条件是降低压强,则Z物质的起始浓度是1.1mol/L;4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39
(3)t4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若该反应具有自发性,则此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选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
(4)在图乙中绘制出t6时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后建立新平衡的过程中(压强保持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并注明速率类型.

分析 (1)根据图象可知,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X的浓度从1.5mol/L降为0.6mol/L,依据反应速率v=$\frac{△c}{△t}$计算,根据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判断A,B,C三点的逆反应速率顺序;
(2)若t3时改变的条件是降低压强,根据图乙可知,平衡不移动,说明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根据图甲可写出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利用三段式可计算Z物质的起始浓度及平衡常数;
(3)t4时改变条件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说明t4时改变条件是升高温度,根据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结合方程式判断;
(4)在t6时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后建立新平衡的过程中(压强保持不变),则容器体积增大,根据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等效平衡的原理画图.

解答 解:(1)根据图象可知,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X的浓度从1.5mol/L降为0.6mol/L,所以v(X)=$\frac{△c}{△t}$=$\frac{1.5mol/L-0.6mol/L}{10min}$=0.09mol/(L•min),根据图可知,反应中X的浓度随反应的进行在减小,Y的浓度在增大,所以Y为生成物,A、B、C三点的Y的浓度逐渐增大,所以A、B、C三点的逆反应速率也逐渐增大,即反应速率A<B<C,
故答案为:0.09mol/(L•min);A<B<C;
(2)若t3时改变的条件是降低压强,根据图乙可知,平衡不移动,说明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根据图甲可知,X为反应物,Y为生成物,X、Y的浓度变化量之比为3:2,所以Z只能生成物,且反应方程式为3X?2Y+Z,利用三段式可知,
              3X?2Y+Z
起始(mol/L) 1.5     0.6      0.8
转化(mol/L) 0.9     0.6      0.3
平衡(mol/L) 0.6     1.2      0.5
所以Z物质的起始浓度是0.8mol/L,K=$\frac{1.2×0.{5}^{2}}{0.{6}^{3}}$=1.39,
故答案为:1.1mol/L;1.39;
(3)t4时改变条件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说明t4时改变条件是升高温度,由于该反应熵不变,所以根据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逆反应方向;
(4)在t6时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后建立新平衡的过程中(压强保持不变),体积增大,根据反应3X?Y+2Z可知,反应物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逆反应速率 减小,但建立新平衡与原平衡为等效平衡,平衡不移动,最终平衡时的速率与原来的相等地,所以图象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化学平衡常数、反应速率概念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Al+6HCl═2AlCl3+3H2
此反应中,还原剂是Al,氧化剂是HCl;Al元素被氧化.由此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根据你的理解再写一个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frac{\underline{\;\;△\;\;}}{\;}$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学生用胆矾制取氧化铜固体,并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受热分解实验中起催化作用.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量a g胆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
②把步骤①中的溶液和沉淀转移至蒸发皿中,加热至溶液中的沉淀全变成黑色氧化铜为止;
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bg;
④取一定质量的上述氧化铜固体和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混合均匀后加热,收集反应生成的氧气,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各步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①②③④(填写前面所述实验步骤的序号).
(2)由胆矾制备氧化铜的产率(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百分比)为$\frac{25b}{8a}$×100%.
(3)为保证Cu2+沉淀完全,步骤①中溶液的pH应大于10.简述测定溶液pH的操作: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混合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
(4)为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在上述实验①~④后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cadbe(按实验先后顺序填写字母序号).
a 过滤        b 烘干      c 溶解      d 洗涤      e 称量
(5)但有同学认为,还必须另外再设计一个实验才能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实验中起催化作用.你认为还应该进行的另一个实验是对比实验,称取相等质量的氯酸钾,加热,比较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或比较在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进行一氯取代后,只能生成四种沸点不同产物的烷烃是(  )
A.(CH32CHCH2CH2CH3B.(CH33CCH2CH3
C.(CH32CHCH2CH2CH(CH32D.(CH32CH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以工业碳酸钙(含少量Na+、Al3+、Fe3+等杂质)为原料制取CaCl2.2H2O和CaO2的主要流程如图1:

(1)加入试剂X,调节溶液pH为碱性环境,以除去溶液中Al3+和Fe3+,滤渣的主要成分是Fe(OH)3、Al(OH)3.试剂X可以选择下列的AC(填编号).
A.CaOB.CaCO3    C.NH3•H2O   D.Ba(OH)2
(2)操作II中进行蒸发浓缩时,除三角架、酒精灯外,还需要的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坩埚钳).
(3)由CaCl2制取CaO2的反应中,温度不宜太高的原因是温度过高会导致双氧水分解.
(4)用下列装置如图2测定工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①按A-B-C-D顺序连接,然后从A装置通入空气,目的是让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放出,进入C装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②装置D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的CO2与Ba(OH)2溶液反应.
③实验时,准确称取10.00g工业碳酸钙3份,进行3次测定,测得BaCO3沉淀的平均质量为17.73g,则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90.00%.若无D装置,测量结果则偏大.(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④上述几个实验装置中有不合理之处,需改进的装置及理由是:B、C装置中,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流出,用橡皮管将分液漏斗与锥形瓶、分液漏斗与集气瓶连接成连通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室温下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是1×10-12mol/L,则该溶液(  )
A.一定是酸性溶液B.一定是碱性溶液
C.可能是中性溶液D.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常温下,将12.5g CuSO4•5H2O溶解于47.5g水中形成CuSO4溶液,设该溶液密度为1.20g/cm3,求:
(1)该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
(2)该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3)取出20.0mL该溶液,配成0.50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A.C4H10B.溴乙烷C.聚乙烯D.天然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CS2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其电子式是,CS2 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写出一种与 CS2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的化学式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