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Ⅰ、铜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方法一:火法炼铜:Cu2S+O2 
 高温 
.
 
2Cu+SO2
方法二:湿法炼铜:CuSO4+Fe═FeSO4+Cu
上述两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
 
,原因是
 
(写出1条原因即可).分别用火法炼铜与湿法炼铜生产640gCu,则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Ⅱ、印刷电路板上使用的铜需要回收利用.
用FeCl3溶液浸泡印刷电路板制备CuCl2?2H2O晶体,实验室模拟回收过程如下:
①步骤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步骤5中蒸发浓缩CuCl2溶液时,要滴加浓盐酸,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并结合简要的文字说明),再经冷却、结晶、过滤,得到CuCl2?2H2O晶体.
③步骤4中洗涤沉淀的操作为
 

④步骤3中可选用的“试剂1”是
 
 (写出一种即可),目的是使溶液的pH升高到4,此时Fe3+浓度为
 
[Ksp(Fe(OH)3)=4×10-38].
考点: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Ⅰ、根据能否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以及耗能多少等方面进行比较方案的优劣.通过分析两反应得出生成铜与转移电子的定量关系,然后计算比较.得出转移的电子数之比.
Ⅱ①步骤2中 Fe2+被H2O2氧化成Fe3+,H2O2被还原生成H2O,配平得离子方程式;
②CuCl2在溶液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CuCl2+2H2O?Cu(OH)2+2HCl,加热能促进水解,所以蒸发浓缩CuCl2溶液时,滴加浓盐酸,可以抑制水解.故答案为:CuCl2在溶液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CuCl2+2H2O?Cu(OH)2+2HCl,滴加浓盐酸,可以抑制水解.
③洗涤沉淀目的是除去附着的可溶性杂质,操作为:向漏斗中加少量蒸馏水(水)至没过沉淀,静置滤干后重复操作2~3次.
④步骤3可选用的“试剂1”是既要能与酸反应,降低氢离子浓度,使溶液的pH升高,从而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又不引入新的杂质;根据溶液的pH升高到4时,H+浓度为 10-4mol/L,则OH-浓度为 10-10mol/L,根据Ksp(Fe(OH)3)=[Fe3+][OH-]3=4×10-38,得[Fe3+]=4×10-8mol/L.
解答: 解:Ⅰ、对比两种方法,方法二:即湿法炼铜更好,原因是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或湿法炼铜常温下即可进行,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而方法一:火法炼铜:Cu2S+O2 
 高温 
.
 
2Cu+,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SO2(或反应条件为高温,需要外界提供能量).
火法炼铜:Cu2S+O2 
 高温 
.
 
2Cu+SO2时,化合价升高有:硫由-2价变为+6价,化合价降低的有:铜由+1价变为0价,氧由0价变为-2价,则每生成1molCu转移的电子3mol;方法二:湿法炼铜:CuSO4+Fe═FeSO4+Cu,化合价升高有:铁由0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的有:铜由+2价变为0价,则每生成1molCu转移的电子2mol,故分别用火法炼铜与湿法炼铜生产640g(等量的)Cu,则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30:20=3:2.
故答案为:湿法炼铜(或方法二);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或湿法炼铜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3:2;
Ⅱ①步骤2中 Fe2+被H2O2氧化成Fe3+,H2O2被还原生成H2O,步骤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②CuCl2在溶液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CuCl2+2H2O?Cu(OH)2+2HCl,加热能促进水解,所以蒸发浓缩CuCl2溶液时,滴加浓盐酸,可以抑制水解,
故答案为:CuCl2在溶液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CuCl2+2H2O?Cu(OH)2+2HCl,滴加浓盐酸,可以抑制水解;
③洗涤沉淀目的是除去附着的可溶性杂质,操作为:向漏斗中加少量蒸馏水(水)至没过沉淀,静置滤干后重复操作2~3次,
故答案为:向漏斗中加少量蒸馏水(水)至没过沉淀,静置滤干后重复操作2~3次;
④步骤3的目的是降低氢离子浓度,使溶液的pH升高,从而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可选用的“试剂1”是既要能与酸反应,又不引入新的杂质;故选用CuO[或Cu(OH)2]等;溶液的pH升高到4时,H+浓度为 10-4mol/L,OH-浓度为 10-10mol/L,根据Ksp(Fe(OH)3)=[Fe3+][OH-]3=4×10-38,得[Fe3+]=4×10-8mol/L,
故答案为:CuO[或Cu(OH)2];4×10-8mol/L.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比较、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氧化还原反应、Ksp的有关计算等,综合性较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温度下,下列关于Na2CO3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c(H+
B、Na2CO3溶液中:c(OH-)=c(HCO3-)+2c(H2CO3)+c(H+
C、加入少量NaOH固体,水解平衡左移,溶液pH增大
D、稀释该溶液,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少,KW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HCO3-+H2O?CO32-+H3O+
B、HCO3-+H2O?H2CO3+OH-
C、HCO3-+OH-?CO32-+H2O
D、CO32-+H+=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俗称为大苏打,它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某厂技术人员设计了以下生产流程:

(1)写出FeS2跟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设计生产流程最适合工业制备Na2S2O3的是
 
(填序号),主要理由是
 

(3)某化学兴趣小组查了有关资料,用Na2SO3和硫粉在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可以制得Na2S2O3.(Na2S2O3溶解度:10℃为60g,70℃为200g)
取15.1克Na2SO3,溶于80.0毫升水.另取5.00克硫粉,用少许乙醇润湿后(以便硫能被水浸润),加到上述溶液中.用小火加热至微沸,反应约1小时后过滤.…
①若加入的硫粉不用乙醇润湿,对反应的影响是
 
.(填序号)
(A)会降低反应速率            (B)需要提高反应温度
(C)将增大反应体系的pH值    (D)会减少产量
②反应1时间后过滤,滤液经
 
洗涤,干燥可得Na2S2O3?5H2O晶体.(简单写出实验过程)
③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
 
.如果滤液中该杂质的含量不很低,其检测的方法是:
 

④有同学认为当将上述滤液蒸发浓缩至溶液体积约为30mL时,即有Na2S2O3晶体析出,不需冷却结晶,试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通过计算说明(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70℃时,Na2S2O3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2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化学反应中,能引发化学反应的分子间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图,然后回答问题.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
1
2
O2(g)═H2O(g)△H=-241.8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2)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Ⅱ)与实线(I)相比,活化能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因此反应速率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 NaHCO3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至200℃,使其充分反应,最后测得生成的气体和残余的固体均由两种物质组成,分别为amol和bmol,且有a>b.试通过计算求:
1.原混合物中,NaHCO3物质的量为
 
;Na2O2物质的量为
 

2.反应后容器内气态物质和其物质的量分别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乙烯、苯是两种来自石油和煤的基本化工原料;乙醇和乙酸是两种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1)区别苯、乙醇、乙酸三种无色液体,可选择的试剂有
 

①碳酸钠溶液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溴水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式是
 
,该有机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与该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只有一种,其结构简式为
 

(3)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请填空:
①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
 

②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③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④实验中加热试管的目的是:
 

⑤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⑥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氯化亚铜(CuCl)是白色粉末,不溶于水、乙醇,熔点422℃,沸点1366℃,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绿色,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以粗盐水(含Ca2+、Mg2+、SO2-4等杂质).Cu、稀硫酸,SO2等为原料合成CuCl的工艺如图:

(1)A的名称为
 
,写出A在生活中的两种用途:
 

(2)反应I中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3)反应Ⅲ在电解条件下进行,电解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表示为
 

(4)写出反应VI的化学方程式
 

(5)反应IV加入的Cu必须过量,其目的是
 

(6)本工艺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7)反应Vl后,过滤得到CuCl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小时,冷却,密封包装即得产品.于70℃真空干燥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氯气的性质.请据图回答:
(1)该同学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是:
 
(写离子方程式).
(2)实验过程中①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处现象说明氯气具有的性质是
 
,③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该实验操作的不足之处是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消石灰【Ca(OH)2】中,反应所得主要物质可制得
 
,它是常用的消毒剂.在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含有NaClO与Na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