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与条件已略去).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B是常见的强酸,E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I是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氧化物,G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J是一种高硬度材料(摩尔质量为4lg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H2
(2)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Al2O3+2NH3 $\frac{\underline{\;高温\;}}{\;}$2AlN+3H2O.
(4)写出反应③的反应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
(5)实验室制取D,则B应选择:B(填字母)
A.浓硫酸B.稀硫酸C.浓硝酸D.稀硝酸.

分析 E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则E为N2,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B是常见的强酸,生成的C、D为氯化物和氢气,D能与E反应生成F,则D为H2,所以F为NH3,I是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氧化物,则I为Al2O3,G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则G为H2O,J是一种高硬度材料(摩尔质量为41g•mol-1),I和F反应生成G和J,根据元素守恒可知J为AlN,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H为,C为含铝离子的盐,则A为Al,依据推断回答问题.

解答 解:E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则E为N2,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B是常见的强酸,生成的C、D为氯化物和氢气,D能与E反应生成F,则D为H2,所以F为NH3,I是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氧化物,则I为Al2O3,G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则G为H2O,J是一种高硬度材料(摩尔质量为41g•mol-1),I和F反应生成G和J,根据元素守恒可知J为AlN,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H为,C为含铝离子的盐,则A为Al,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D为H2
故答案为:H2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故答案为:Al3++3NH3•H2O=Al(OH)3↓+3 NH4+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H3 $\frac{\underline{\;高温\;}}{\;}$2AlN+3H2O,
故答案为:Al2O3+2NH3 $\frac{\underline{\;高温\;}}{\;}$2AlN+3H2O;
(4)反应③是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
故答案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5)实验室制取D是制备氢气,常温下铝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不能生成氢气,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铝反应不能生成氢气,只有稀硫酸和铝反应生成氢气,则B应选择B,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分析判断,主要是铝及其化合物性质,氮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析应用,注意反应特征的理解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芳香烃
B.
C.
卤代烃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铁、铜混合粉末18.0克加入到100mL5.0mol/L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2.8克:
(1)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Cu+2Fe3+=Cu2++2Fe2+
(2)反应后溶液中无(填“有”或“无”)Fe3+,检验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不显血红色,则溶液无Fe3+
(3)反应后的溶液中Fe2+和Cu2+物质的量之和为0.75mol.
(4)求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常温下,一定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的液体是(  )
A.浓硫酸B.浓硝酸C.硫酸铜溶液D.液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足量NaOH溶液,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0.2mol/LCaCl2溶液中含有Cl-离子的数目为0.4NA
C.标准状况下,11.2lCCl4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D.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将中国传统文化、奥运精神及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火炬内熊熊大火来源于丙烷的燃烧,丙烷是一种优良的燃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1是一定量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mol H2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图中的括号内填入“+”或“-”).
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3H8(g)+5O2(g)=3CO2(g)+4H2O(l)△H1=-2215.0 kJ/mol.
(2)甲醇是一种清洁燃料,甲醇的燃烧热为726.51kJ/mol,若1mol甲醇和丙烷的混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共放出热量2498.4KJ,则混合物中甲醇和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3)已知稀溶液中,1mol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114.6 kJ热量,写出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aq)+$\frac{1}{2}$H2SO4(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4)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kJ•mol-1、P-O:bkJ•mol-1、P=O:ckJ•mol-1、O=O:dkJ•mol-1.根据如图2所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反应:P4(s)+5O2(g)=P4O10(s)的△H=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 mol H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为2 g
B.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体积是22.4 L,则可认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约是1 mol
C.在20℃时,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总比22.4 L大
D.1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大于22.4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T℃时,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甲容器的体积为1L,乙容器的体积为2L,分别向甲、乙两容器中加入6mol A和3mol B,发生反应如下:3A(g)+bB(g)?3C(g)+2D(g)△H<0; 4min时甲容器内的反应恰好达到平衡,A的浓度为2.4mol/L,B的浓度为1.8mol/L; t min时乙容器内的反应达平衡,B的浓度为0.8mol/L.根据题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B)=0.3 mol•L-1•min-1
(2)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t大于4mi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T℃时,在另一个体积与乙相同的丙容器中,为了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仍然为0.8mol/L,起始时,向丙容器中加入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还需加入A、B.其中需加入A的物质的量是3mol.
(4)若要使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C.
A.保持温度不变,增大甲容器的体积至2L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使甲容器升高温度
C.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
D.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B气体
(5)该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B、C、D气体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1mol、3mol、2mol,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0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BAl,CSi,ES
(2)A与E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写出A、B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的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NaOH=NaAlO2+2H2O.
(4)比较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用化学式表示)H3PO4>H2Si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