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叙述从化学角度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氟利昂或NO2都可破坏臭氧层而导致“温室效应”
B.蜂蚁蜇咬人的皮肤时,会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使人感到疼痛难忍,涂抹稀氨水或者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
C.向燃料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热水瓶中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分析 A.氟利昂(CF2Cl2)或NO2都可破坏臭氧层,但不能导致“温室效应”
B.小苏打或稀氨水可以和甲酸发生反应;
C.煤中含有硫,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和生石灰反应;
D.水垢主要成分是钙镁离子的沉淀.

解答 解:A.氟利昂(CF2Cl2)或NO2都可破坏臭氧层,但不能导致“温室效应”,故A错误;
B.小苏打或稀氨水可以和甲酸发生反应,涂抹稀氨水或者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故B正确;
C.煤燃烧过程中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环境,生石灰能够和生成的二氧化硫反应,从而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故C正确;
D.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及治理,侧重于化学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含铁元素2g,这2g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Fe2+易被吸收,所以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补充含Fe2+的亚铁盐(如FeSO4).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成Fe2+,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为常见的铁元素的几种微粒,其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B.
A.Fe          B.Fe2+C.Fe3+
(2)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在此过程中Fe3+是氧化剂,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3)在人体中进行Fe2+$?_{②}^{①}$ Fe3+的转化时,
①反应中的Fe2+发生氧化 反应,②反应中的Fe3+被还原.
(4)市场上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5)己知下列反应:
①H2O2+2Fe3+=2Fe2++O2↑+2H+②2Fe2++H2O2+2H+=2Fe3++2H2O
反应①中生成1mol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反应①、②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在该反应中Fe3+的作用为催化剂.
(6)在Fe+4HNO3=Fe(NO33+NO↑+2H2O的反应中,HNO3表现了氧化性和酸性,毎有1molFe参加反应转移电子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H2,通入Br2(g)发生反应H2(g)+Br2(g)?2HBr(g)△H<0.当温度分别为T1、T2,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Br2(g)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b、c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B.a、b两点的反应速率:b>a
C.为了提高Br2(g)的转化率可采取增加Br2(g)通入量的方法
D.b、c两点的HBr的体积分数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蛇纹石因其花纹似蛇皮而得名,某地蛇纹石大约含MgO38%,另外除了含SiO2外,还含有CaO、Fe2O3、Al2O3等氧化物,由蛇纹石矿制备Mg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酸浸过程中的一个离子方程式MgO+2H+=Mg2++H2O;或CaO+2H+=Ca2++H2O;或Fe2O3+6H+=2Fe3++3H2O;或Al2O3+6H+=2Al3++3H2O.若在实验室进行酸浸过程,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沉淀Ⅰ的成分是SiO2(写化学式).写出它的一个用途制取(水)玻璃、光纤等.
(3)沉淀Ⅱ的成分是CaCO3、Fe(OH)3、Al(OH)3
(4)从滤液中能回收的物质有NaCl、Na2CO3、NaHCO3
(5)写出碱式碳酸镁700℃煅烧产生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Mg2(OH)2CO$\frac{\underline{\;700℃\;}}{\;}$2MgO+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为补血剂.某课外小组对该补血剂(每片b克)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具体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1)在进行步骤①操作时,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2)步骤②中H2O2的作用是使Fe2+完全被氧化(填“氧化”或“还原”)为Fe3+
(3)若步骤③中X为氨水,请写出该步骤中产生红褐色物质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NH3•H2O=Fe(OH)3↓+3NH4+
(4)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依次为过滤、洗涤、灼烧、冷却、称量.
(5)若实验过程中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7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C.根据分散剂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
a.请分析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双线桥法表示):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②.(填写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d.产生0.1mol 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常用到漂白剂.下列溶液不具有漂白作用的有(  )
A.NaClO溶液B.Na2O2C.新制氯水D.稀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