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醇,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3CH2CH2OH $\stackrel{浓硫酸}{?}$CH3COOCH2CH2CH2CH3+H2O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如下:
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度/(g/100g水)
正丁醇740.80118.09
冰醋酸601.045118.1互溶
乙酸正丁酯1160.882126.10.7
(1)醇可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如2CH3CH2OH $?_{140℃}^{浓硫酸}$CH3CH2OCH2CH3+H2O
(2)醇可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如C2H5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请回答有关问题

Ⅰ.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的制备
在三孔圆底烧瓶中装入沸石,加入18.5mL正丁醇和15.4mL冰醋酸(稍过量),再加3~4滴浓硫酸.然后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回流冷凝管,加热冷凝回流反应.
(1)三孔烧瓶和蒸馏烧瓶在加热时都需要加入沸石,加入沸石是作用是防暴沸.本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种有机副产品,请写成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或CH2=CHCH2CH3
(2)反应时加热有利于提高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乙酸、正丁醇都易挥发,温度过高可能使乙酸、正丁醇大量挥发使产率降低,温度过高可能发生副反应使产率降低.
Ⅱ.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的精制.
(3)将三孔圆底烧瓶中的产物转入分液漏斗中,并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接下来进行的操作名称是分液.
(4)将酯层采用如图2所示装置蒸馏.
①图2中仪器B的名称为冷凝管,水的流向应该从g(“f”或“g”)口进入.
②蒸馏收集乙酸正丁酯粗产品时,应将温度控制在126.1℃左右.

分析 I.(1)沸石有防止液体暴沸作用;醇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脱水生成烯烃或醚;
(2)温度过高会促进乙酸、丁醇挥发,还可能发生副反应;
II.(3)将圆底烧瓶中的液体转入分液漏斗中,并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除去乙酸、丁醇且降低酯的溶解度,然后进行分液;
(4)①B仪器名称是冷凝管,水应该采用逆流方向;
②收集酯,温度应该控制在酯的沸点左右.

解答 解:I.(1)沸石有防止液体暴沸作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醇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脱水生成烯烃或醚该条件下,正丁醇能发生分子间脱水形成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也能形成分子内脱水生成正丁烯CH2=CHCH2CH3
故答案为:防暴沸;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或CH2=CHCH2CH3
(2)温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正丁酯的产率反而降低,是由于乙酸、正丁醇都易挥发,使产率降低,或因温度过高可能发生副反应使产率降低,如正丁醇在140℃,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分子间脱水形成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
故答案为:乙酸、正丁醇都易挥发,温度过高可能使乙酸、正丁醇大量挥发使产率降低,温度过高可能发生副反应使产率降低;
II.(3)将圆底烧瓶中的液体转入分液漏斗中,并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乙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丁醇易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丁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小于水中,所以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是除去乙酸、丁醇、降低酯的溶解度,然后再进行分液得到酯,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分液;
(4)①B仪器名称是冷凝管,水应该采用逆流方向,所以g是进水口、f是出水口,防止蒸气急剧冷却而炸裂冷凝管,故答案为:冷凝管;g;
②乙酸正丁酯的沸点为126.1℃,所以蒸馏收集乙酸正丁酯产品时,应将温度控制在126.1℃左右,
故答案为:126.1℃.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制备,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实验基本操作及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常见仪器及其使用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探究小组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快慢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所用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0mol•L-1、0.0010mol•L-1,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0.5g、0g,实验温度可选择298K、323K.每次实验KMnO4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mL、H2C2O4溶液(0.10mol•L-1)的用量均为2mL.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
编号
T/K催化剂的用量/g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实验目的
2980.50.010a.实验①和②探究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c.实验①和④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980.50.0010
3230.50.010
29800.010
(2)某同学对实验①和②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实验编号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t/min
第1次第2次第3次
14.013.011.0
6.07.07.0
①实验②中用KMnO4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4mol•L-1•min-1(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②该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后得出“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越小,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亦即其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否(填“是”或“否”).他认为不用经过计算,直接根据表中褪色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你认为是否可行否(填“是”或“否”),若不可行(若认为可行则不填),请设计可以直接通过观察褪色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的改进方案:取过量的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草酸溶液,分别同时与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探究小组为探究氯气的性质,并用装置F制取少量“漂白液”,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2)装置A中g管作用是平衡压强,使液体能顺利地滴入烧瓶中,
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氯气.
(3)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从E中抽取少量溶液,检验有Fe3+生成,请写出检验方法将抽取出的溶液注入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有Fe3+生成.
(4)已知HCO3-的酸性弱于次氯酸,请写出少量的氯气与F中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2CO3+H2O═NaCl+NaClO+2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①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②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KMnO4+5H2O2+3H2SO4-1K2SO4+2MnSO4+5 O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
①不对称烯烃与不对称加成物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加成方式,如:
HX+CH3-CH═
HX+CH3-CH═CH2$\stackrel{H_{2}O_{2}}{→}$CH3-CH2-CH2XⅡ(X为卤素原子)
②烃基上的卤素原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如:
CH3-CH2-Br+NaOH$→_{△}^{H_{2}O}$CH3-CH2-OH+BaBr
也能发生消去反应,如:
CH3-CH2-Br+NaOH$→_{△}^{乙醇}$CH2=CH2+NaBr+H2O
对溴苯乙烯(BrCH=CH2)与丙烯的共聚物是一种高分子阻燃剂,具有低毒、热稳定性好等优点.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该共聚物的结构简式
(2)实验室由乙苯制取对溴苯乙烯,需先经两步反应制得中间体BrCHBrCH3
写出该两步反应所需的试剂及条件.液溴和Fe作催化剂;溴蒸气和光照
(3)将BrCHBrCH3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得到A,得到A时,苯环上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
写出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由上述反应可推知苯环上的卤素原子比侧链的卤素原子难发生取代反应,由A生成对溴苯乙烯的反应方程式为
(4)丙烯催化二聚得到2,3-二甲基-1-丁烯,B与2,3-二甲基-1-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写出B的结构简式.,1molB完全燃烧时耗氧9mol
完成下列获得B的化学方程式(条件错误不得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M、N、O、P、Q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N的焰色反应呈黄色;O的氢化物是一种强酸,其浓溶液可与M、Q的化合物反应生成O的单质;P是一种金属元素,其基态原子中有6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Q的名称为锰,P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
(2)O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其上一周期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低,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Cl分子间无氢键.
(3)M、O电负性大小顺序是O>Cl(用元素符号表示),O的最高价含氧酸根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
(4)M、N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该晶胞的化学式为Na2O,其中M离子的配位数为8,该晶体类型为离子晶体.
(5)该晶胞的边长为a×10-10cm,则距离最近的M、N离子间的距离为$\frac{\sqrt{3}}{4}$×a×10-1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如图1所示,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B、C是净化气体的装置,D中装铁丝网;反应后E的底部有棕黄色固体聚集;F中盛放NaOH溶液,是吸收多余气体的吸收装置.

①上述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是B处(用字母表示).
②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氯气,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 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 H2O.
③B中盛放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
④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l2+2Fe$\frac{\underline{\;\;△\;\;}}{\;}$2FeCl3
(2)图2是实验室制氨气的装置图,请回答:
①写出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②干燥氨气的干燥剂通常用碱石灰.
③如何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收集气体的试管口,试纸变蓝,则收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实验时开关K与a连接,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③(填序号).
①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③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mol电子
(3)根据氯碱工业原理用如图2所示装置电解K2SO4溶液.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填“>”、”=”或“<”)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图中a、b、c、d分别表示有关溶液的pH,则a、b、c、d由小到大的顺序为b<a<c<d.
③电解一段时间后,B口与C口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常温下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c(NH4+)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③
B.常温下0.4 mol•L-1CH3COOH溶液和0.2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H3COO-)>c(Na+)>c(CH3COOH)>c(H+)>c(OH-
C.0.1 mol•L-1 Na2CO3溶液与0.2 mol•L-1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O32-)+2c(OH-)=c(HCO3-)+3c(H2CO3)+2c(H+
D.0.1 mol•L-1的氨水与0.05 mol•L-1 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4+)+c(NH3•H2O)=2c(C2O42-)+2c(HC2O4-)+2c(H2C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