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关于食物酸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溶于水后的溶液pH<7,则为酸性食物
B.由C、H、O、N、S、P等元素组成的蛋白质是酸性食物
C.蔬菜、水果多含钾、钠、钙、镁等盐类及果酸,习惯称为酸性食物
D.柠檬是酸性食物

分析 判断食物的酸碱性,并非根据人们的味觉、也不是根据食物溶于水中的化学性,而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生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定;
酸性食物通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含有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较多,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物质;
蔬菜、水果多含钾、钠、钙、镁等盐类,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习惯上称为碱性食物.

解答 解:A.食物的酸碱性与溶于水后的溶液pH无关,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生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定的,故A错误;
B.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酸,这类食物在生理上称为成酸性食物,习惯上称为酸性食物,故B正确;
C.蔬菜、水果多含钾、钠、钙、镁等盐类,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习惯上称为碱性食物,故C错误;
D.柠檬酸多含钾、钠、钙、镁等盐类,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习惯上称为碱性食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食物的酸碱性判断,难度不大,注意食物的酸碱性是根据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的,不是根据口感来进行分类的.并非在味觉上具有酸性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该实验常用0.50mol/L HCl和0.55mol/L NaOH溶液各50mL进行实验,其中NaOH溶液浓度大于盐酸浓度的作用是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其原因是体系内、外温差大,会造成热量损失.
(5)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0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得的中和热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2NO3-+10H++8e-→N2O+5H2O.Fe2(SO43、KMnO4、Na2CO3、FeSO4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8Fe2++2NO3-+10H+=8Fe3++N2O↑+5H2O.
(2)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4.
(3)反应中硝酸体现了酸性、氧化性的性质.
(4)反应中若产生0.1mol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子数之比为1:1,物质的量之比为1:1,原子总数之比为5:3,质量之比为4:11,密度之比为4: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
①常温下,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一定降低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c(H+)之比为2:1
③25℃时,AgCl固体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程度不同
④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c(Na+)=2c(SO${\;}_{4}^{2-}$)
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三者关系为Ka•Kb=KW
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可能等于7.其归纳正确的是(  )
A.全部B.③⑤⑥C.④⑤⑥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25℃时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c(M+)=c(OH-)+c(A-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c(CH3COONa)<c(Na2CO3
C.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D.0.1 mol•L-1 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  
②化合物:CaCl2、烧碱、聚乙烯、HD
③电解质:明矾、绿矾、冰醋酸、硫酸钡   
④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⑤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无色溶液X,由K+、NH4+、Ba2+、Al3+、Fe3+、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图实验:

(1)白色沉淀甲是BaSO4
(2)试写出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A、B的离子方程式CO32-+2H+=H2O+CO2↑、NH+4+OH-=NH3↑+H2O.
(3)通过上述实验,可确定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CO32-、SO42-,尚未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K+
(4)若要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离子,其方法是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产生无色无味气体,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标准状况下,测得0.317g A气体的体积是100mL,计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若A是双原子分子,则A可能是什么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