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
B.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C.只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才是离子化合物
D.在分子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而在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分析 A.N元素原子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
B.电子能量与能层、能级有关;
C.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一定不含离子键,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解答 解:A.N元素原子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氧元素的,故A错误;
B.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可能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若3p电子能量高于1s电子能量,也可能低于s轨道电子能量,如2p电子能量低于4s电子能量,故B错误;
C.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NH4Cl等,故C错误;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一定不含离子键,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电离能、核外电子排布、晶体类型与构成等,比较基础,注意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异常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
B.将少量铜屑放入浓硝酸中:Cu+4H++2NO3-=Cu2++2NO2↑+2H2O
C.钠和水反应:Na+2H2O=Na++2OH-+H2
D.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现有含有少量KCl、K2SO4、K2CO3杂质的KNO3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KNO3固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注:KN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
(1)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BaSO4;BaCO3(填化学式).
(2)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g++Cl-═AgCl↓.
(3)③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的目的是Ba2+、Ag+
(4)实验室要用450mL 0.40mol/L KNO3溶液配制植物生长液,用实验获得的KNO3固体配制.
①称取KNO3固体的质量是20.2 g.
②某同学转移溶液的操作如右图所示,该同学操作中的错误是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③取100mL 0.40mol/L KNO3溶液加水稀释到400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铝热反应是铝的一个重要性质,该性质用途十分广泛,不仅被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被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如钒、铬、锰等.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磁性氧化铁按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图甲)进行铝热反应,现象很壮观.指明使用镁条和氯酸钾的目的是引发铝热反应.(不超过8个字)
(2)某同学用图乙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取反应后的“铁块”溶于盐酸,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见血红色.为测定该实验所得“铁块”中铁元素含量,设计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几种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Fe2+Fe3+Al3+Mg2+
开始沉淀时的pH7.52.84.29.6
沉淀完全时的pH9.04.0511
①试剂A应选择C,试剂B应选择D.(填序号)
A.稀盐酸  B.氧化铁  C.H2O2溶液  D.氨水
②写出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
③设计简单实验证明M的成分是Fe2O3而非Fe3O4
【限选试剂:稀盐酸、稀硫酸、氯水、高锰酸钾溶液、KSCN溶液、双氧水】
操作预期现象
取少量M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
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黄色.

继续向上述溶液中滴入几滴(少量)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观察

溶液紫红色未褪去
④上述实验应灼烧至M质量不变,则能证明M质量不变的标志是连续两次灼烧质量相差不大于0.1g.
⑤若最终红色粉未M的质量为12.0g,则该“铁块”的纯度是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吸氧腐蚀,
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B(填字母).
(2)已知:Fe(s)+$\frac{1}{2}$O2(g)═FeO(s)△H=-272kJ•mol-1
C(s)+O2(g)═CO2(g)△H=-393.5kJ•mol-1
2C(s)+O2(g)═2CO(g)△H=-221kJ•mol-1
则高炉炼铁过程中FeO(s)+CO(g)=Fe(s)+CO2(g)△H=-11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氯气分别通入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其中的离子不发生变化的是(  )
A.SO42-B.Fe2+C.S2-D.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v(C)与v(D)的比值   
⑦混合气体的总质量.
A.②③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正确的是(  )
A.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中制取Fe(OH)3胶体
B.氯气泄漏后应顺风向低处跑
C.金属钠着火立刻用湿布盖灭
D.做完焰色反应实验的铂丝用稀盐酸清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物质中,不能由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
A.FeCl3B.FeCl2C.Fe(OH)3D.H2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