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L-1的NaCl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mol NaCl
B.从1L0.5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1mol/L
C.25℃时,1mol Cl2的体积约为22.4L
D.1mol•L-1的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分析 A.根据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分析;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不是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D.根据电解质浓度和离子浓度关系分析.

解答 解:A.1mol/L的NaCl溶液是指此1L溶液中含有1mol NaCl,若溶液体积是0.5L,则含氯化钠为0.5ml,故A错误;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从1 L 0.5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5 mol/L,故B错误;
C.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1molCl2的体积约为22.4L,25℃时大于22.4L,故C错误;
D.氯离子浓度为氯化钙浓度的2倍,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与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注意根据化学式计算电解质离子浓度与电解质的浓度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3C(s)═2Fe (s)+3CO(g)△H1=+489.0kJ•mol-1
C(s)+CO2(g)═2CO(g)△H2=+172.5kJ•mol-1,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2O3 (s)+3CO(g)=2Fe(s)+3CO2 (g)△H=-28.5kJ•mol-1
(2)CO与O2设计成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4OH--2e-=CO32-+2H2O.
(3)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两种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

①该反应的△H>0(填“大于或小于”),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K(填“>、=或<”).
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  器
反应物投入量1mol CO2、3mol H2a molCO2、3a molH2
b molCH3OH(g)、b molH2O(g)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b的取值范围为0.4<b≤1.
(4)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2.在0~15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I、II和III从小到大的顺序为II>III>I(填序号).
(5)以TiO2/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的关系如图3.
①当温度在300℃~400℃范围时,温度是乙酸生成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②Cu2Al2O4可溶于稀硝酸,稀硝酸还原产物为NO,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3Cu2Al2O4+32H++2NO3-=6Cu2++6Al3++2NO↑+1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下列各题中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组成,按要求填写化学式.
(1)只有两个原子核和两个电子组成的分子是H2
(2)最外层分别为4个和6个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化合物是CO、CO2
(3)最外层有6个电子的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是H2O、H2O2
(4)由5个原子组成的电子总数为10的阳离子是NH4+,由2个原子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有HF,阴离子有OH-
(5)写出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6)由三个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成的分子是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把6.5gZn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锌完全反应.计算
(1)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2)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烃的结构简式为CH≡C-C(C2H5)═CH-CH2-CH3分子中处于四面体结构中心的碳原子(即饱和碳原子)数为a,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b,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为(  )
A.4,3,5B.2,5,4C.4,3,6D.4,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则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Cl2+2FeCl2═2FeCl3B.3I2+6FeCl2═4FeCl3+2FeI3
C.Co2O3+6HCl═2CoCl2+Cl2↑+3H2OD.2Fe3++2I-═2Fe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事实结论
A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其他条件相同,Na2S2O3溶液浓度越大,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越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催化剂一定不参与化学反 应
C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质量的形状相同的锌反应前者速率快
D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 2HI(g),把容积缩小一半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不变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正确且相对应的是(  )
A.Na、K合金熔点低、沸点高,可用作原子反应堆导热液
B.SiO2具有高沸点,可用作制备光导纤维
C.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D.HF是强酸,可用于雕刻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2L容器中发生3A+B?2C的反应,最初加入的A、B都是4mol,若10s 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1•s-1,则10s后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为(  )
A.1.5 molB.1.0 molC.3.0 molD.2.4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