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向27.2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HNO3500mL,固体完全溶解后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mol/L 的NaOH溶液1L使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此时溶液呈中性,所得沉淀质量为39.2g.
计算:(1)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 
(2)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 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 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溶液中溶质为NaNO3,n(NaNO3)=n(NaOH)=1.0mol/L×1.0L=1mol,沉淀为Cu(OH)2,质量为39.2g,物质的量为$\frac{39.2g}{98g/mol}$=0.4mol,根据铜元素守恒有n(Cu)+2n(Cu2O)=n[Cu(OH)2],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n[[Cu(NO32]=n[Cu(OH)2]=0.4mol,故反应中硝酸有剩余,结合、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及c=$\frac{n}{V}$计算.

解答 解:(1)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 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溶液中溶质为NaNO3,n(NaNO3)=n(NaOH)=1.0mol/L×1.0L=1mol,沉淀为Cu(OH)2,质量为39.2g,物质的量为$\frac{39.2g}{98g/mol}$=0.4mol,根据铜元素守恒有n(Cu)+2n(Cu2O)=n[Cu(OH)2],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n[[Cu(NO32]=n[Cu(OH)2]=0.4mol,设Cu、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
$\left\{\begin{array}{l}{64x+144y=27.2}\\{x+2y=0.4}\end{array}\right.$,
解得x=0.2,y=0.1,
所以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答: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Cu和Cu2O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0.2molCu完全反应失去0.4mol电子,0.1molCu2O完全反应失去0.2mol电子,总共生成0.6mol电子,由电子守恒,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frac{0.6mol}{5-2}$=0.2mol,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反应后的溶质为硝酸钠,则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NO3-)=n(NaOH)=1mol/L×1L=1mol,则硝酸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0.2mol=1.2mol,硝酸的浓度为$\frac{1.2mol}{0.5L}$=2.4mol/L,
答: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4mol/L.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电子守恒、原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有机物A是最常用的食用油抗氧化剂,分子式为C10H12O5,可发生如下转化:

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分子中只含一个甲基.C的结构可表示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C中含有的官能团-X的名称为酚羟基和羧基
(2)反应④的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3)C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4个峰,峰面积之比为:1:2:2:1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5)从分子结构上看,A作为食用油抗氧化剂的主要原因是c
a.含有苯环          b.含有羰基             c.含有酚羟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
①NaHCO3②Al2O3     ③Al(OH)3    ④Al      ⑤(NH42CO3
A.全部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向100mLBaCl2、AlCl3和FeCl3的混合溶液A中,逐滴加入Na2SO4和NaOH的混合溶液B,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加入溶液B的体积(V)关系如图.

(1)当加入B溶液110mL时,溶液中的沉淀为(化学式)BaSO4、Fe(OH)3
(2)从90mL至100mL之间加入10mL B溶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①Ba2++SO42-═BaSO4↓;②Al(OH)3+OH-═AlO2-+2H2O;并由此可以分析出溶液B中Na2SO4与NaOH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3)通过计算分析可知:
B溶液中NaOH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A溶液中FeCl3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Na2CO3和NaHCO3热稳定性对比实验.请回答:
(1)加热一段时间后,两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是C(填序号).
A.均变浑浊
B.试管1澄清,试管2变浑浊
C.试管2澄清,试管1变浑浊
(2)该实验说明二者的稳定性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Na2CO3,另一种物质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3)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①(填序号)
①先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②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一个原电池反应是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的组成正确的(  )
ABCD
    正极    Zn    Ag    C    Cu
    负极    Cu    Cu    Zn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FeCl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今有下列六组仪器:①牛角管②锥形瓶③温度计④冷凝管⑤已组装固定好的铁架台、酒精灯和蒸馏烧瓶(垫有石棉网)⑥带附件的铁架台.现要进行酒精(沸点为78.5℃)和水混合物的分离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按仪器的安装先后顺序排列以上提供的各组仪器(填序号)⑤→③→④→⑥→①→②
(2)冷凝管的两端有大口和小口之分,靠近大口的小弯管用于出水,靠近小口的小弯管用于进水
(3)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处
(4)在蒸馏烧瓶中注入液体混合物后,加几片瓷碎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5)蒸馏后在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是酒精烧瓶中剩下的液体主要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铁和铜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着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Ⅷ族.
(2)配合物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分子晶体(晶体类型).
(3)Fe(CO)x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Fe(CO)x(s)=Fe(s)+xCO(g).
已知反应过程中只断裂配位键,则该反应生成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金属键、极性共价键.
(4)CN-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杂化,1mol CN-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A
(5)铜晶体铜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1所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①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ls22s22p63s23p63d104s1
②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12.
(6)某M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5,铜与M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2所示(黑点代表铜原子,空心圆代表M原子).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Cl.
②已知铜和M的电负性分别为1.9和3.0,则铜与M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③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中铜原子与M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frac{{\sqrt{3}}}{4}$×$\root{3}{{\frac{4×99.5}{{{N_A}×ρ}}}}$cm(只写计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