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某校学生小组为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并证明乙酸为弱酸,进行下述实验.
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关系该校学生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1)某生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时,先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向U型管内加水,至左管液面高于右管液面,静置一段时间后,若U型管两侧液面差不发生变化,则气密性良好.你认为该生的操作正确与否?正确(填“正确”或“错误”)大理石与乙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CH3COO)2+CO2↑+H2O
(2)装置A中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实验现象为试管中溶液出现浑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3-
(3)有学生认为(2)中的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理由是乙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乙酸也可以和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改进该装置的方法是在装置A和B之间连一个盛有饱和氢钠溶液的洗气瓶证明乙酸为弱酸
(4)现有pH=3的乙酸溶液、蒸馏水、石蕊试液及pH试纸,选用适当的仪器和用品,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证明乙酸为弱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酸溶液,加蒸馏水稀释100倍,用pH试纸测其pH,pH<5,则证明乙酸是弱酸
(5)在相同温度下,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
a.NaHCO3溶液  b.Na2CO3溶液 c.CH3COONa溶液  d.溶液
的pH,其pH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bdac(填溶液编号)

分析 (1)根据体系内产生的压强是否变化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和水、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和苯酚钠反应生成不易溶于水的苯酚和碳酸氢钠,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
(3)要防止醋酸干扰实验,在气态未和苯酚反应前将其除去,可选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醋酸且又不引进新的杂质气体;
(4)证明乙酸为弱酸需证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依据提供的试剂可以对溶液稀释测定溶液PH的变化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电离平衡分析设计;
(5)都根据盐类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pH越大进行判断各溶液的pH大小.

解答 解:(1)左管液面高于右管液面,静置一段时间后,若U型管两侧液面差不发生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该生的操作正确;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CH3COO)2+CO2↑+H2O,
故答案为:正确;CaCO3+2CH3COOH=Ca(CH3COO)2+CO2↑+H2O;
(2)装置A中反应产生的气体为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常温下溶解度较小的苯酚,所以实验现象为:试管中溶液出现浑浊,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3-
故答案为:试管中溶液出现浑浊;C6H5O-+CO2+H2O→C6H5OH+HCO3-
(3)为防止挥发出的乙酸与苯酚钠反应,所以应在在装置A和B之间连一个吸收乙酸的装置,所以改进该装置的方法是:在装置A和B之间连一个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
故答案为:在装置A和B之间连一个盛有饱和氢钠溶液的洗气瓶;
(4)强酸溶液完全电离,弱酸溶液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所以证明乙酸为弱酸的最简便的使用方法为: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酸溶液,加蒸馏水稀释100倍,用pH试纸测其pH,pH<5,则证明乙酸是弱酸,
故答案为: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酸溶液,加蒸馏水稀释100倍,用pH试纸测其pH,pH<5,则证明乙酸是弱酸(或其他合理答案);
(5)a.NaHCO3溶液  b.Na2CO3溶液 c.CH3COONa溶液  d.,以上都是强碱弱酸盐,溶液都显示碱性,化学式中含有的弱酸根离子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其水解程度越弱,溶液的pH越小,而酸性关系为:醋酸>碳酸>苯酚>碳酸氢根离子,则以上溶液的pH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bdac,
故答案为:bda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比较弱酸酸性强弱的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盐的水解原理及其影响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判断弱电解质酸性强弱常用的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中和热的测定是高中重要的定量实验.取0.55mol/L的NaOH溶液50mL与0.50mol/L的盐酸50mL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如图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除此之外,装置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小烧杯口未用硬纸板盖住(或大烧杯内碎纸条塞少了,未将小烧杯垫的足够高)
(2)图中的小烧杯应该选择下列哪种规格的②(选填代号)
①50mL         ②100mL        ③150mL        ④250mL
(3)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盐酸和NaOH溶液各50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差(t2-t1)℃
盐酸NaOH溶液平均值
125.124.925.028.33.3
225.125.125.128.53.4
325.125.125.128.63.5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均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k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H=-56.8kJ/mol(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硬质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请分析下列实验(固定装置略)并回答问题.
Ⅰ、进行微量实验:如图所示,将浓硫酸滴入装有Na2SO3固体的培养皿一段时间后,a、b、c三个棉球变化如下表.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棉球棉球上滴加的试剂实验现象解释和结论
a品红试液棉球变白,微热后又恢复红色SO2具有漂白性,且为暂时性漂白
b含酚酞的NaOH溶液棉球变为白色离子方程式:2OHˉ+SO2 =SO32ˉ+H2O或OHˉ+SO2=HSO3ˉ
c含淀粉的碘水棉球变为白色该气体具有还原性 (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Ⅱ、硬质玻璃管与其它装置结合完成定性或定量实验.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行探究的装置.

实验一:铁矿石中含氧量的测定
(1)按图组装仪器(夹持仪器均省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10.0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
(3)从左端导气管口处不断地缓缓通入H2,待C装置出口处H2验纯后后,点燃A处酒精灯;
(4)充分反应后,撤掉酒精灯,再持续通入氢气至完全冷却.
(5)测得反应后装置B增重2.70g,则铁矿石中氧的质量分数为24%.
实验二: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

(1)步骤②和⑤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
(2)下列有关步骤⑥的操作中说法不正确的是bc.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装液润洗
b.锥形瓶需要用待测液润洗
c.因为碘水为黄色,所以滴定过程中不需加指示剂
实验结论:推算铁的氧化物的组成,由实验一、二得出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5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现有一块已知质量为mg的镁铝合金,欲测定其中铝的质量分数,几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Ⅰ:镁铝合金$\stackrel{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定剩余固体质量m1g
方案Ⅱ:镁铝合金$\stackrel{足量盐酸}{→}$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L
方案Ⅲ:镁铝合金$\stackrel{足量盐酸}{→}$溶液$\stackrel{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定沉淀质量m2g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方案能测定出铝的质量分数的是A
A.都能                    B.Ⅰ不能,Ⅱ和Ⅲ能
C.Ⅱ不能,Ⅰ和Ⅲ能        D.Ⅰ和Ⅱ不能,Ⅲ能
(2)如果方案Ⅲ过滤得到沉淀没有洗涤、干燥,测得铝的质量分数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某同学综合上述方案,设计如图1所示的实验步骤,确定合金组成.

①用字母m、n表示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frac{5m-3n}{5m}$.
②若合金中Al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金属总物质的量为6mol,试在图2中作出y随x变化的曲线.当y=7.5mol时,该合金中镁铝的原子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W、X、Y、Z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X是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1)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XY2与Z2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2Na2O2═2Na2CO3+O2
(3)W、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中阳离子所含电子数与阴离子所含电子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测定某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mL水溶解后,再加入一定体积稀硫酸;
②.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③.用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
(3)锥形瓶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是淀粉溶液;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后仰视读数则使得测量结果偏高(偏高、偏低、无影响)
(4)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O2+10I-+8H+═2Cl-+5I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叙述中,肯定能说明金属甲比金属乙金属性强的是(  )
A.甲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
B.甲原子电子层数比乙原子电子层数多
C.1mol甲从酸中置换生成的氢气比1mol乙从酸中置换生成的氢气多
D.常温下,甲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而乙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1是某科技小组,以废旧锌锰干电池为原料,回收及制备多种用途的碳酸锰和相关物质的主要流程(如图2):

(1)灼烧黑色粉末变成黑褐色是因为有少量MnO2发生了反应生成了少量的MnO,其可能的反应方程式为:2MnO2+C$\frac{\underline{\;\;△\;\;}}{\;}$2MnO+CO2↑或MnO2+C$\frac{\underline{\;\;△\;\;}}{\;}$MnO+CO↑.
(2)还原过程是先加入稀硫酸再加入草酸,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MnO2+H2C2O4+H2SO4=MnSO4+2CO2↑+2H2O;在该过程中甲同学发现加入硫酸,部分固体溶解只剩余黑色固体,接着他没有加入草酸而是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发现固体也完全溶解了;乙同学在加硫酸后也没有加草酸,他又加入了一定量氨水,无明显变化,测得这时溶液的PH值为9,他接着又加入双氧水,发现黑色固体不减反增,写出导致固体增加的离子方程式:Mn2++H2O2+2OH-=MnO2↓+2H2O;比较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针对MnO2和H2O2氧化性的强弱,你得出的结论是:酸性条件下氧化性MnO2>H2O2,碱性条件下氧化性MnO2<H2O2
(3)操作1和操作2相同,其名称是过滤.
(4)硫酸锰转化为碳酸锰的操作是,在60℃下调节PH值后加入碳酸氢铵溶液,直到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加热反应1小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2++2HCO3 -=MnCO3↓+CO2↑+H2O.
(5)已知锌锰干电池的总反应为Zn+2NH4Cl+2MnO2=Zn(NH32Cl2+2MnOOH,写出电池的正极反应式MnO2+NH4++e-=MnO(OH)+NH3;电解MnSO4溶液回收锰的阳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4e-=O2↑+4H+(或4OH--4e-=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试管内壁均有水珠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B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通入SO2
溶液红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
C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l2>I2
D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