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2Fe2++4OH-.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3e-═Fe3+
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2e-═4OH-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难腐蚀

分析 钢铁中含有铁和碳,在潮湿的环境中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碳作正极.
A、负极上金属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
B、在原电池的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前后原子、电荷不守恒;
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D、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在水下部分氧气缺乏.

解答 解:钢铁中含有铁和碳,在潮湿的环境中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碳作正极.
A、根据反应方程式知,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A错误;
B、反应式前后原子、电荷不守恒,故B错误;
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故C错误;
D、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难腐蚀,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给出一个方程式判断正、负极,可以直接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正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
Na2O2(s)+CO2(g)═Na2CO3(s)+$\frac{1}{2}{{O}_2}({g})$;△H=-226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
B.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1.204×10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酒石酸(tartaric acid),即2,3-二羟基丁二酸,是一种羧酸﹐存在于多种植物中,也是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之一.作为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可以使食物具有酸味.酒石酸最大的用途是饮料添加剂,也是药物工业原料,以烃A为原料合成酒石酸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烃A中碳氢质量比为8:1
+Cl3$\stackrel{一定条件}{→}$
③D的分子组成是C4H8O2Cl2,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三个峰.
(1)A的名称为1,3-丁二烯,分子中最多有10个原子共面;
(2)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氯原子,B存在顺反异构,它的顺式结构为
(3)C转化为D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F转化为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4NaOH$\stackrel{△}{→}$+2NaCl+2H2O;
(4)F与乙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stackrel{一定条件}{→}$
(2n-1)H2O;
(5)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含有“-COO-”结构的有6种;
(6)欲得到较纯净的酒石酸,需将G从其溶液中分离提纯,查阅相关资料得知G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则分离提纯G的方法是重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0.3mol硫化亚铜跟适量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方程式为:3Cu2S+22HNO3═6Cu(NO32+3H2SO4+10NO+8H2O,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A.2.2molB.1.2molC.0.6molD.1.0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中每一方框中表示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D、E在通常情况下均为气体,B为液体,(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条件没有标出).试回答:

(1)X是NH4HCO3或(NH42CO3,C是NH3,F是NO2. 
(2)写出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3)写出G→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4)写出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mL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CO32-为1NA
B.常温、常压下,0.5mol臭氧中含有氧原子为1.5NA
C.标准状况下,1mol 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O3-为NA
D.78gNa2O2中含有O2-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2CO(g)+O2(g)═2CO2(g)△H=-565.2kJ•molˉ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g)+$\frac{1}{2}$O2(g)═CO2(g)△H=-282.6 kJ•molˉ1
B.2mol CO(g)与1mol O2(g)反应生成2mol CO2(s)放出热量小于565.2 kJ
C.相同条件下,2mol CO(g)和1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2mol CO2(g)的总能量
D.拆开2mol CO和1mol O2的化学键所需总能量低于形成2mol CO2化学键所放出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A.苏打--NaHCO3B.胆矾--ZnSO4C.酒精--C2H5OHD.生石灰--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乙酸乙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及副反应:
乙酸乙醇乙酸乙酯C2H5OC2H5(乙醚)
沸点/℃11878.377.134.5
溶解性易溶于水极易溶于水与乙醚混溶微溶于水
(1)在大试管A中添加的试剂有6 mL乙醇、4 mL乙酸和4 mL浓硫酸,这三种试剂的添加顺序依次为乙醇、浓硫酸、乙酸.
(2)试管B中导管接近液面未伸入液面下的理由是防止倒吸.
(3)现对试管B中乙酸乙酯粗产品进行提纯,步骤如下:
①将试管B中混合液体充分振荡后,转入分液漏斗(填仪器名称)进行分离;
②向分离出的上层液体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充分振荡.加入无水硫酸钠的目的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水.
③将经过上述处理的液体放入干燥的蒸馏烧瓶中,对其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液体即得纯净的乙酸乙酯.
(4)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使用浓硫酸制乙酸乙酯不足之处主要有产生酸性废水,污染环境,同时发生副反应.
(5)炒菜时,加一点白酒和醋能使菜肴味香可口,试用符合实际情况的化学方程式解释: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