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 |
B. | 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 |
C. | 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的稳定结构 | |
D. | 第ⅠA族与第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
分析 A.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力越大;
B.周期表中的元素大多是自然界存在的,但有些属于人造元素,如106号元素;
C.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外层电子数为2;
D.第ⅠA族包括H以及碱金属元素.
解答 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故A错误;
B.周期表中的元素大多是自然界存在的,但有些属于人造元素,都是放射性元素,包括Tc、Pm、At、Np、Pu、Am、Cm、Bk、Cf、Es、Fm、Md、No、Lr、Rf、Db、Es、Bh、Hs、Mt和110、111、112号元素,故B错误;
C.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C错误;
D.ⅠA族含H及碱金属元素,ⅦA族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则H与卤素形成共价化合物,碱金属与卤素形成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操作 | 现象与结论 |
A | 同温时,等质量的锌粒分别与加有胆矾和未加胆矾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 产生氢气量两者相等 |
B | 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 | 溶液变黄,氧化性:H2O2>Fe3+ |
C | 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 | 粉状大理石产生气泡更快,反应速率:粉状大理石>块状大理石 |
D | 向浓度均为0.1 mol•L-1 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 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烯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烷 | B. | 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 ||
C. | 苯与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 | D. | 乙烷和氯气光照下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Zn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 |
B. | 电池工作后,甲池的SO42-微粒数减少 | |
C. | 电池工作后,甲池溶液的阳离子移动到乙池 | |
D. | 电池工作后,乙池中的Cu电极质量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Zn棒作原电池的正极 | B. | Cu棒的质量逐渐增大 | ||
C. | Zn棒处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 | D. |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H2、I2(g)、HI组成的平衡体系,缩小体积后颜色加深 | |
B. |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 |
C. |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 |
D. | 加压有利于N2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N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下能溶于水 | B. | 水溶液能导电 | C. | 熔融状态能导电 | D. | 具有较高的熔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