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 | 250℃ | 300℃ | 350℃ |
K | 2.041 | 0.270 | 0.012 |
分析 (1)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4价,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结合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以及质量守恒定律配平;
(2)12g碳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CO、H2,吸收131.6kJ热量,据此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进行书写;
(3)①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以此分析;
②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可以采取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等,同时提高CO的转化率,应采取措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
③利用三段式,结合v=$\frac{\frac{△n}{V}}{t}$进行计算;
(4)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O+2CO32--4e-═4CO2;
(5)根据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0×10-2,写出表达式,找出与BaSO4、BaCO3的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1)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4价,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该反应中转移20e-,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得化学反应为5C+4KMnO4+6HSO4=5CO2↑+4MnSO4+2K2SO4+6H2O,
故答案为:5;4;6;5;4;2;6;
(2)12g碳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H2,吸收131.6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6 kJ•mol-1,
故答案为:C(s)+H2O(g)=CO(g)+H2(g)△H=+131.6 kJ•mol-1;
(3)①A.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始终相等,所以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故错误;
B. 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改变,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不变,所以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故正确;
C.混合物的质量始终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故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所以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故正确;
故选BD;
②A.温度越高K值越小,所以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CO的转化率转化率减小,反应速率增大,故A错误;
B.充入H2,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CO的转化率转化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B正确;
C.分离出甲醇,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CO的转化率转化率增大,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
D.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转化率不变,反应速率增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③利用三段式计算,
CO(g)+2H2(g)?CH3OH(g)
起始(mol) 2 0
转化(mol) 1.6 1.6
平衡(mol) 0.2×2=0.4 1.6
v(CH3OH)=$\frac{\frac{1.6}{2}}{10}$mol/(L•min)=0.08mol/(L•min),所以v(H2)=0.08mol/(L•min)×2=0.16 mol/(L•min),
故答案为:0.16 mol/(L•min);
(4)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O+2CO32--4e-═4CO2,故答案为:2CO+2CO32--4e-═4CO2;
(5)反应:BaSO4(s)+CO32-(aq)?BaCO3(s)+SO42-(aq),K=4.0×10-2=$\frac{c(S{O}_{4}^{2-})}{c(C{O}_{3}^{2-})}$=$\frac{c(S{O}_{4}^{2-})c(B{a}^{2+})}{c(C{O}_{3}^{2-})c(B{a}^{2+})}$=$\frac{Ksp(BaS{O}_{4})}{Ksp(BaC{O}_{3})}$=$\frac{1.0×1{0}^{-10}}{Ksp(BaC{O}_{3})}$,
Ksp(BaCO3)=2.5×10-9,
故答案为:2.5×10-9.
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注重高频考点的考查,综合性强,题目难度较大,注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物质的状态.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气 | B. | 一氧化碳 | C. | 氮气 | D. | 氯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1mol/L | B. | 1.5mol/L | C. | 1.2mol/L | D. | 1.0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操作及现象 | 溶液 |
A | 通入CO2,溶液不变浑浊.先通入CO2再通入氨气,溶液变浑浊 | CaCl2溶液 |
B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 Ca(ClO)2溶液 |
C | 通 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 Na2SiO3溶液 |
D | 通 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 Ca(OH)2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3Ba2++3SO42-+2Al3++6OH-═2BaSO4↓+2Al(OH)3↓ | |
B. | 醋酸除去水垢:CaCO3+2H+═Ca2++CO2↑+H2O | |
C. | 碳酸氢钠和偏铝酸钠反应:HCO3-+AlO2-+H2O═CO32-+Al(OH)3↓ | |
D. | 向硫酸铜中加入过量氨水:Cu2++2NH3•H2O═Cu(OH)2↓+2NH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8g≤m≤128g | B. | 36g<m<180g | C. | 18g<m<128g | D. | 36g<m≤180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B. | 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C. | 乙醇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 |
D. | 乙酸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2.1 g | B. | 27.2 g | C. | 30 g | D. | 14.6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