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混合气体X(CO2、SO2)和铜跟过量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NO2)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在Z导管口不会出现红棕色气体D.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分析 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X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Y气体是NO2,同时通入时因NO2与水和SO2共同作用要产生SO42-和NO,NO在空气中又会生成NO2,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X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Y气体是NO2
SO2+H2O+NO2=H2SO4+NO,故洗气瓶中产生的是硫酸钡沉淀,Z处逸出的气体中有CO2和NO,NO遇到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了红棕色的NO2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硝酸、浓硫酸的性质以及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等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NaClO氧化法生产,其生产工艺如图1:

(1)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
(2)K2FeO4 在水溶液中易水解:4FeO42-+10H2O?4Fe(OH)3+8OH-+3O2↑.
①在提纯K2FeO4时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则洗涤剂最好选用B溶液(填序号).
A.H2O   B. KOH、乙醇   C.NH4Cl、乙醇   D.Fe(NO33、乙醇
②将适量K2FeO4溶于水配制成c(FeO42-)=1.0mmol•L-1的试样,将试样分别置于20℃、30℃、40℃和60℃的恒温水浴中,测定c(FeO42-)的变化,结果见图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FeO42-浓度的影响.
(3)反应的温度、原料的浓度和配比对高铁酸钾的产率都有影响.图2为不同的温度下,Fe(NO33不同质量浓度对K2FeO4生成率的影响;根据图3分析:工业生产中最佳温度为26℃.相同浓度下,K2FeO4生成率随温度变化的可能原因是温度影响K2FeO4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X、Y、Z 3种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则3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是(  )
A.X>Y>ZB.Y>Z>XC.X>Z>YD.Z>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如图所示仪器从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选项锥形瓶中溶液滴定管中溶液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
A石蕊
B酚酞
C甲基橙
D酚酞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化学小组采用如图1装置,以苯甲酸、甲醇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如表所示:
苯甲酸甲醇苯甲酸甲酯
熔点/℃122.4-97-12.3
沸点/℃24964.3199.6
密度/g.cm-31.26590.7921.0888
水溶性微溶互溶不溶

Ⅰ.合成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0.1mol苯甲酸和0.4mol 甲醇,再小心加入 3mL浓硫酸,混匀后,投入几粒沸石,小心加热使反应完全,得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1)甲装置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冷却水从b(填“a”或“b”)口进入.
(2)化学小组在实验中用过量的反应物甲醇,其理由是该合成反应是可逆反应,甲醇比苯甲酸价廉,且甲醇沸点低,易损失,增加甲醇投料量提高产率或苯甲酸的转化率.
Ⅱ.粗产品的精制
苯甲酸甲酯粗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甲醇、硫酸、苯甲酸和水等,现拟用如图2流程进行精制.
(3)试剂1可以是B(填编号),作用是洗去苯甲酸甲酯中过量的酸;
A.稀硫酸          B.碳酸钠溶液           C.乙醇
(4)操作2中,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199.6℃;
(5)实验制得的苯甲酸甲酯精品质量为10g,则苯甲酸的转化率为73.5%;
(6)本实验制得的苯甲酸甲酯的产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C(填编号).
A.蒸馏时从100℃开始收集产品    B.甲醇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苯甲酸被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明矾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C.漂白粉、盐酸、碘酒和液氯都属于混合物
D.将SO2通人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人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CH3+(碳正离子)中含有质子数为8NA
B.标准状况下,22.4L溴单质所含原子数目为2NA
C.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D.常温常压下,100mL lmol.L-l盐酸与4.6 g钠反应生成H2分子数目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事实中能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是(  )
①往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②石墨是导体,晶体硅是半导体 
③制玻璃过程中发生反应Na2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CO2
④CH4比SiH4稳定.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
[查阅资料]隔绝空气加热至500℃时硫酸亚铁能完全分解,分解产物中含有铁氧化物、硫氧化物、氨气和水蒸气等.
[实验探究]某化学小组选用如图所示部分装置迸行实验(夹持装备略)
实验I验证分解产物中含有氨气和水蒸气,并探究残留固体成分.

(1)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CBD(填装置的字母序号).
(2)证明有水蒸气生成的实验现象为C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3)证明有氨气生成的实验现象为D中溶液变红色.
(4)A中固体完全分解后变为红棕色粉末,设计实验证明A中残留固体仅为Fe2O3,而不含FeO或Fe3O4:取少量A中残留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向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则残留固体是Fe2O3而不含FeO和Fe3O4
实验Ⅱ乙同学为探究分解产物中的硫氰化物,连接装置A-E-F-B进行实验.
(5)实验过程中观察到:E中没有明显现象,F中溶液褪色,据此得出的结论是分解产物中有SO2没有SO3
(6)B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7)实验证明(NH42Fe(SO42受热分解除上述产物外,还有N2产生,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2Fe(SO42$\frac{\underline{\;500℃\;}}{\;}$Fe2O3+4SO2↑+2NH3↑+N2↑+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