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 ①乙烯 ②苯 ③乙醇 ④乙酸 ⑤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鉴别③④⑤
B.只有①③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只有②③④能发生取代反应
D.一定条件下,⑤可以转化为③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B. 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通过排空气法收集CO气体
C. 图③所示装置可用于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D. 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相同时,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1)烧杯间填满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2)大烧杯上若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 “偏小”、“无影响”)
(3)如下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H -57.3KJ/mol(填“>”、“<”或“=”);
(4)实验中改用8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
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6)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一项的结果为4.94×10﹣3 molL﹣1 . 这里的“4.94×10﹣3 molL﹣1”表示葡萄糖的( )
A.物质的量
B.摩尔质量
C.质量分数
D.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NO直接排放将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利用电化学原理吸收SO2和NO,同时获得 Na2S2O4和 NH4NO3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Ⅱ中NO在酸性条件下生成N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S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ω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pH=7时,溶液中c( Na+)<c (HSO3-)+c(SO32-)
B.由图中数据,可以估算出H2SO3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a2≈10-7
C.为获得尽可能纯的 NaHSO3,应将溶液的pH控制在 4~5为宜
D.pH=9时溶液中c(OH-)=c(H+)+c(HSO3-)+2c(H2SO3)
②若1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13.44L(标况下)SO2,则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 。
③取装置Ⅰ中的吸收液vmL,用c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
(3)装置Ⅲ 的作用之一是再生Ce4+ ,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中A为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右侧反应室中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 。
(4) 已知进入装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 0.4 mol/L ,要使 1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 NH4NO3,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O2的体积为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6g金属钠与足量O2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中阴、阳离子的总数为0.3NA
B.1L 0.5 mol/L的FeCl3溶液充分水解后,所得Fe(OH)3胶粒的数目为0.5NA
C.2.0g 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D.1L含NA个Al3+的Al(NO3)3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大于3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个硫原子的质童是a g,l个l2C原子的质童是b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
④a 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 CH3OCH3(g)+3H2O(g) 6H2(g) + 2CO2(g): △H>0
B. CH3COOHH++CH3COO-
C. FeCl3+3KSCNFe(SCN)3+3KCl
D. N2(g) +3H2(g)2NH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