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某烷烃发生氯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一氯代产物,此烷烃是(  )
A.(CH33CCH2CH3B.(CH3CH22CHCH3C.(CH32CHCH(CH32D.(CH32CHCH2CH2CH3

分析 某烷烃发生氯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一氯代产物,则说明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3种;根据等效氢原子来判断各烷烃中氢原子的种类,有几种类型的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物,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A.(CH33CCH2CH3中有3种位置不同的氢,所以其一氯代物有3种,能生成3种沸点不同的产物,故A正确;
B.(CH3CH22CHCH3中有4种位置不同的氢,所以其一氯代物有4种,能生成4种沸点不同的产物,故B错误;
C.(CH32CHCH(CH32含有2种等效氢,所以能生成2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故C错误;
D.(CH32CHCH2CH2CH3中有5种位置不同的氢,所以其一氯代物有5种,能生成5种沸点不同的产物,故D错误.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掌握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方法,明确判断有机物分子中等效氢原子的方法:①分子中同一甲基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③处于镜面对称位置(相当于平面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上的氢原子等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
B.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
C.常温下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
D.0.1 mol/LC6H5ONa溶液中:c(Na+)>c(C6H5O-)>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0.1mol某物质的质量是10.6g,则它的摩尔质量是:106g/mol.
(2)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RCl2中含有0.4mol的Cl-离子,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
(3)1.7gNH3所含分子数与2.8g氮气所含分子数相同,与1.4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4)一种硫酸溶液的浓度是a mol/L,密度是b g/cm3,则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是:$\frac{98a}{1000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原理如下:
2CH3CH2CH2OH$\stackrel{H_{2}SO_{4},134-135℃}{?}$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
温度高于135℃会发生副反应生成丁烯.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物质密度/g•mL-1 熔点/℃ 沸点/℃ 水溶性
正丁醇0.81-89.8117.7 微溶于水
正丁醚0.769-98142 不溶于水
实验步骤如下(装置如图所示):
a.在1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36.5mL正丁醇和约10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几粒沸石.
b.在三颈烧瓶的一瓶口装上温度计,另一瓶口装上分水器,分水器上端接回流冷凝管.
c.在分水管中放置2mL水,然后加热到134-135℃,回流,可观察到分水器中水面缓慢上升.
d.实验结束后,冷却反应物,然后将反应后的混合液体倒入35mL水中,充分振摇,静置后分液,分出粗产品.
试回答:
(1)温度高于135℃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2CH2OH$→_{高于135℃}^{浓H_{2}SO_{4}}$CH3CH2CH=CH2↑+H2O;
(2)实验中为控制温度在134-135℃,最好选用的加热方式为③;
①水浴  ②砂浴  ③油浴
(3)为提纯粗产品,分别进行了①加入无水氯化钙、②水洗、③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②①,其中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的目的是去除反应的催化剂硫酸,进行水洗时,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该仪器在使用前需要时行的操作是检漏.
(4)在该实验过程中,判断反应基本进行完全的现象是分水器中液面不再上升;
(5)若最终得到13.0g正丁醚,则该实验的产率为5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固定装置略去)测定[Mg2Al(OH)4Cl•XH2O]的化学式,[Mg2Al(OH)4Cl•XH2O]高温下分解为MgO、Al2O3、HCl和水蒸气.
(1)装置连接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
(2)将一定质量的[Mg2Al(OH)4Cl•xH2O]放在加热装置中充分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31g,则其中MgO的质量是80g.
(3)若只通过测定装置C、D的增重来确定x,加热前先通过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C、D的初始质量后,再持续通入N2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d-b(用接口处的小写字母表示).
②实验过程中装置C吸收HCl气体,没有用如图乙所示防倒吸装置的理由是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N2,没有必要用如图所示防倒吸装置.
③完全分解后测得C增重3.65g、D增重9.90g,则x=3.
(4)下列实验方案也能测定x值的是方案1,并且对不选方案说明不合理的理由:由加热装置剩余固体的质量可计算装置C增重的质量,与x的大小没有关系,因此方案2是不合理的(若两个方案都选,此问就不作答).
方案1:测定加热装置剩余固体的质量和装置D增重的质量
方案2:测定加热装置剩余固体的质量和装置C增重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M为H2O
B.每还原1 mol氧化剂,就有3 mol电子转移
C.还原性:SnCl2>As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石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废气:①碳的氧化物、②氮的氧化物、③浓烟中的炭粒、④硫的氧化物、⑤碳氢化合物的蒸气,其中对大气造成污染并导致雨水酸化的有害、有毒气体是(  )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某温度下,SO2(g)+$\frac{1}{2}$O2(g)?SO3(g),△H=-98kJ/mol.开始时在100L密闭容器中加入4.0molSO2和10.0molO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196KJ热量.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frac{10}{3}$;
(2)已知:CH3OH(g)+$\frac{3}{2}$O2(g)═CO2(g)+2H2O(g),△H=-192.9kJ/mol;又知H2O(l)=H2O(g),△H=+44kJ/mol,则:2CH3OH(g)+3O2(g)═2CO2(g)+4H2O(l)的△H=-561.8KJ/mol;
(3)有一种甲醇燃料电池,采用NaOH作电解质溶液,写出该电池负极反应式2CH3OH-12e-+16OH-=2CO32-+12 H2O;
(4)常温时,BaSO4的Ksp═1.08x10-10,现将BaCl2溶液与2.0×10-3mol/l的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若要生成BaSO4沉淀,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2.16×10-7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广州亚运会金牌中金属的成分提出猜想:甲认为该金牌是由纯金制成;乙认为该金牌是由金银合金制成;丙认为该金牌是由黄铜(铜锌合金)制成.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取制造这种金牌的材质粉末少量进行实验,加入下面一种试剂来验证甲、乙、丙猜想的正误,该试剂应是(  )
A.硫酸铜溶液B.稀硝酸C.盐酸D.硝酸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