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钠与铯都是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其单质在常温下与H2O的反应比Na更剧烈
B.其单质能从NaCl水溶液中置换出Na
C.CsOH属于强碱,其碱性强于NaOH
D.其单质极易被氧化,可保存在煤油中
B
铯与钠同属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相似,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和原子半径增大,铯比钠金属活动性更强,单质的还原性更强,单质更易被氧化,氢氧化物碱性也更强,A、C、D三项均正确。由于铯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铯和氢气,它不能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B项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镁、锂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例如,它们的单质在过量氧气中燃烧时均只生成正常的氧化物等,下列关于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Li2SO4能溶于水
B.LiOH是易溶于水、受热不分解的强碱
C.Li遇浓硫酸不产生“钝化”现象
D.Li2CO3受热分解,生成Li2O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A、B为两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5,则A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A2B3     B.BA2          C.AB4     D.B3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是常规核裂变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的化学性质与相同
B.的原子序数为53
C.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推断题

(1)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在研究中发现:电解条件下可把水分解成H2和O2。他设想用电解的方法从KOH、NaOH中分离出K和Na。最初,戴维用饱和KOH溶液进行电解,不料还是得到H2和O2。这时,他考虑在无水条件下继续这项实验,但是,实验中产生的金属液珠一接触空气就立即燃烧起来;这时,他又考虑在________条件下电解熔融的KOH继续实验,最后他终于成功地得到了银白色的金属钾。
(2)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质量数是8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Ⅰ.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Ⅱ.关于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 ②Rb2O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③Rb2O2与水能剧烈反应并释放出O2 ④它是极强的还原剂 ⑤RbOH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OH弱
Ⅲ.现有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5  g,与足量水反应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L,则另一碱金属可能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
(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为________。
(3)表示的是(写粒子符号)________。
(4)写出一个由1、7、17号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各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X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少2层电子,Y与Z位于相邻周期,Z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中,元素Z的非金属性最强
B.X、Y、Z三种元素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Y、Z、W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
D.YW3、ZW2、Z2W2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第二周期中,B、C、N、O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I1(N)>I1(C)>I1(O)>I1(B)           B.I1(N)>I1(O)>I1(B)>I1(C)
C.I1(N)>I1(O)>I1(C)>I1(B)           D.I1(O)>I1(N)>I1(C)>I1(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