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实验室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Fe3O4的流程如下:

该方法的关键为促进晶粒形成,并控制晶体生长.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原理的是将一定量的FeCl3、FeCl2加入到6mol/L的NaOH溶液中,并调节pH=6时,便可得到黑色的糊状物Fe3O4,试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该反应Fe2++2Fe3++8OH-=Fe3O4+4H2O.
(2)反应温度需控制在50℃,其方法是B.
A、酒精灯加热控制其温度为50℃B、用水浴加热,并控制水浴温度为50℃
(3)从黑色糊状物的悬浊液中分离出Fe3O4的实验操作是过滤
(4)确认所得Fe3O4达到纳米级的简单实验是做丁达尔效应实验(用一支激光笔照射所得产物,如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证明已达纳米级).

分析 流程图分析制备反应过程,是氯化铁、氯化亚铁加入水搅拌Ⅰ,加入稳定剂,加入6mol/L的NaOH溶液调节溶液PH=6,生成四氧化三铁、水、氯化钠,搅拌Ⅱ得到黑色糊状物,水洗后烘干得到纳米级Fe3O4
(1)流程图分析制备反应过程,是氯化铁、氯化亚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四氧化三铁、水、氯化钠;根据电荷守恒可写出该方程式;
(2)反应条件温度低于100°C,需要用水浴加热,水浴加热温度容易控制,加热均匀;
(3)分离固体和液体通常用过滤操作;
(4)Fe3O4达到纳米级,即在溶液形成胶体,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证明Fe3O4达到纳米级;

解答 解:(1)由流程可知,生成Fe3O4的反应物为Fe2+、Fe3+和OH-,根据电荷守恒可写出该方程式为:Fe2++2Fe3++8OH-=Fe3O4+4H2O,
故答案为:Fe2++2Fe3++8OH-=Fe3O4+4H2O;
(2)低于100℃的温度控制通常用水浴加热法,故选B,
故答案为:B;
(3)分离固体和液体通常用过滤操作,从黑色糊状物的悬浊液中分离出Fe3O4的实验操作是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4)Fe3O4达到纳米级,即在溶液形成胶体,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证明Fe3O4达到纳米级,即做丁达尔效应实验(用一支激光笔照射所得产物,如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证明已达纳米级),
故答案为:做丁达尔效应实验(用一支激光笔照射所得产物,如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证明已达纳米级).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制备实验的设计,流程分析判断,反应条件的应用,实验基本操作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一定要注意题中所给的信息,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摄入含铁的化合物可补充铁.“速力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如图1是它的说明书:

该药品中Fe2+会缓慢氧化,国家规定该药物中Fe2+的氧化率超过10%即不能再服用.
(1)为了检验某药店出售的“速力菲”是否被氧化,实验室可选用的最常用且最灵敏的检验试剂为硫氰化钾溶液(填试剂的名称).
(2)实验室采用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对“速力菲”中的Fe2+进行滴定(假设药品中其他成分不与KMnO4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H++MnO4-+5Fe2+=5Fe3++Mn2++4H2O.
(3)称量上述含铁元素质量分数为20.00%的“速力菲”19.00g,将其全部溶于稀硫酸中,配制成100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0.01300mol/L的KMnO4溶液滴定,消耗KMnO4溶液体积如图2所示.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0.01300mol/L 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250ml容量瓶.
②某同学的滴定方式(夹持部分略去)如图,最合理的是b.

③由图可知消耗KMnO4溶液体积为19.00 mL;
④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滴定达到终点;
⑤以标准KMnO4溶液滴定样品溶液的浓度,判断以下操作所引起实验结果偏小的是AD.
A.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液滴溅出
B.未用标准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
C.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
D.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标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美景仙境,其本质原因是(  )
A.夜里的月色本身就很美
B.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约为1nm-100nm
C.光线是一种胶体
D.雾是一种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四氯化钛是无色液体,沸点为136℃.它极易水解,遇空气中水蒸气即产生“白烟”(TiCl4+H2O═TiCl2+2HCl).TiCl4可由TiO2和Cl2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得(TiO2和HCl不反应),此反应在1000℃高温下进行的很慢,但有碳粉存在,只需要在650~850℃下即可顺利进行,下图是实验室制备TiCl4的部分装置.
请回答: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B装置中试剂为浓硫酸,其作用是干燥氯气.
(3)C装置中的反应方程式为TiO2+2Cl2+2C$\frac{\underline{\;650-850℃\;}}{\;}$ TiCl4+2CO.
(4)D装置中冷凝水的方向为a进b出,该装置的作用为冷凝回流四氯化钛.
(5)E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为吸收氯气
(6)评价此装置的缺陷和不妥之处:
①不能阻止E装置的水汽进入D装置,而引起四氯化钛水解
②由于氯化氢和氯气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E装置会产生倒吸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某研究小组通过如图简化流程,将工业制硫酸的硫铁矿烧渣(含Fe2O3.SiO2.Al2O3等)转变成重要的工业原料FeSO4(反应条件略)

活化硫铁矿还原Fe3+的主要反应为:FeS2+7Fe2(SO43+8H2O═15FeSO4+8H2SO4,不考虑其它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步H2SO4与Fe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O3+6H+=2Fe3++3H2O.
(2)检验第II步中Fe3+是否完全还原,应选择B(填字母编号).
A.KMnO4溶液      B.KSCN溶液     C.KCl溶液          D. KOH
(3)第III步加FeCO3调溶液pH=6时,利用相关数据计算,(已知Ksp Al(OH)3=1.9×10-33,当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可认为沉淀完全)判断Al3+是(填“是”或“否”)能沉淀完全.
(4)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可制得铁系氧化物材料.
已知25℃,101kPa时:4Fe(s)+3O2(g)═2Fe2O3(s)△H=-1648kJ/mol
C(s)+O2(g)═CO2(g)△H=-393kJ/mol
2Fe(s)+2C(s)+3O2(g)═2FeCO3(s)△H=-1480kJ/mol
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FeCO3(s)+O2(g)=2Fe2O3(s)+4CO2(g)△H=-260kJ/mol.
(5)FeSO4溶液在加热浓缩结晶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到空气防止其被氧化,FeSO4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FeS2(二硫化亚铁)纳米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制造高容量锂电池,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4Li+FeS2═Fe+2Li2S,正极反应式是FeS2+4e-=Fe+2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甲醇、乙醇、二甲醚(CH3OCH3)等都是新型燃料.
(1)乙醇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液体燃料,可以利用下列反应制取乙醇.
2CO2(g)+6H2(g)?CH3CH2OH(g)+3H2O(g)△H=a kJ/mol
在一定压强下,测得上述反应的实验数据如表.
温度/K
CO2转化率%
$\frac{n({H}_{2})}{n(C{O}_{2})}$
500600700800
1.545%33%20%12%
2.060%43%28%15%
3.083%62%37%22%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①上述反应的a小于0(填“大于”或“小于”).
②在一定温度下,提高氢碳(即$\frac{n({H}_{2})}{n(C{O}_{2})}$)比,平衡常数K值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CO和H2,同样可制得乙醇(可逆反应).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在一定温度下,向上述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CO、3mol H2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平衡时,反应产生的热量为Q kJ,若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上述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CO、12mol H2及固体催化剂,平衡时,反应产生的热量为w kJ,则w的范围为4Q<w<2 (E2-E1).
(3)以乙醇蒸气、空气、氢氧化钠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与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相类似.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CH3CH2OH-12e-+16OH-=2CO32-+11H2O.使用上述乙醇燃料电池电解(Pt电极)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乙醇燃料电池在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数是0.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乙酸丁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水果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信息如下:
CH3COOH+CH3CH2CH2CH2OH$?_{浓H_{2}SO_{4}}^{△}$ CH3COOCH2CH2CH2CH3+H2O
乙酸正丁醇乙酸丁酯
熔点/℃16.6-89.5-73.5
沸点/℃117.9117126.0
密度/g•cm-31.10.800.88
(1)乙酸丁酯粗产品的制备
在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中,装入沸石,加入12.0mL正丁醇和16.0mL冰醋酸(过量),再加3~4滴浓硫酸.然后再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冷凝管,然后小火加热.将烧瓶中反应后的混合物冷却与分水器的酯层合并.装置中冷水应从b(填“a”或“b”)口通入;通过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的目的是分离生成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产率.
(2)乙酸丁酯的精制
将乙酸丁酯粗产品用如下的操作进行精制:①水洗、②蒸馏、③用无水MgSO4干燥、④用10%碳酸钠洗涤.
①正确的操作步骤是c(填标号).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④①③②D.③④①②
②在乙酸丁酯的精制中,用10%碳酸钠洗涤的主要目的是除去产品中含有的乙酸、硫酸等杂质.
③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d(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丁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丁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丁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丁酯从上口倒出
(3)计算产率
测量分水器内由乙酸与丁醇反应生成的水体积为1.8mL,假设在制取乙酸丁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损失,且忽略副反应,乙酸丁酯的产率为77.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过氧化氢(H2O2)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用电解硫酸氢铵水溶液的方法制备过氧化氢,其反应原理是:2NH4HSO4$\frac{\underline{\;通电\;}}{\;}$(NH42S2O8+H2↑,
(NH42S2O8+2H2O═2NH4HSO4+H2O2.其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反应原理可知,电解硫酸氢铵溶液时,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
2H++2e-═H2↑.
(2)在上流程图中,采用减压蒸馏的原因是:过氧化氢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减小气压,使液体沸点降低.
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H4HSO4
(3)过氧化氢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CD.
A.不稳定性     B.弱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4)硫酸铜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亚铁.在除去杂质的过程中,使用过氧化氢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 Fe2++H2O2+2H+═2Fe3++2H2O.
(5)在硫酸的存在下,用过氧化氢与乙酸作用制备过氧乙酸(CH3COOOH)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H2O2$\stackrel{H_{2}SO_{4}}{→}$CH3COO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正确的关系是(  )
A.4 v(NH3)=5v(O2B.5v(O2)=6v(H2O)C.4v(NH3)=6 v(H2O)D.4v(O2)=5 v(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